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血清对氧磷酶(PON1)具有抗脂蛋白氧化作用而受到心血管领域广泛关注,目前有研究表明PON1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相关。为进一步探讨PON1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我们不但将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并且对冠心病各亚组(AMI、UAP和SAP)之间也进行了血清PON1浓度的比较,以期得到血清PON1水平与冠心病及冠脉内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6例,正常对照组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组又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个亚组,包括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3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61例,平均年龄62.7±13.2岁;同期入住我院,年龄、民族、性别匹配,且经心电图、心肌酶谱或冠脉CTA证实为非冠心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0.7±13.9岁。冠心病诊断参照2012年ACC/AHA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为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性高血压、肺结核、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及肝、肾系统疾患等。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空腹血清PON1浓度,比较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各亚组之间PON1浓度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PON1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ON1判断的最佳切点,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PON1浓度与血脂、血糖等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ON-1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亚组内比较,血清PON1浓度SAP组>UAP组>AMI组,且各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 SA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PON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0.05)。4. UAP组及AMI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PON1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5. 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发生冠心病为因变量,PON1浓度为自变量,经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α入选=0.10,α剔除=0.15)发现PON1能进入回归模型,PON1回归系数为0.001,OR=1.001(95%CI:1.000,1.002)。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史和各血脂指标后,采用基于似然比的前进法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α入选=0.10,α剔除=0.15),发现PON1进入回归模型,回归系数-0.006,OR=0.994(95%CI:0.990-0.997)。6. ROC曲线分析发现,PON1浓度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726-0.875,P<0.001),敏感度为81.5%,特异度为78.4%,最佳切入点411U/L。7. PON1浓度与其他常规指标的Spearman相关分析:PON1浓度与HDL-C水平显著正相关(r=0.178,P=0.002),与LDL-C、TG、血糖无相关性。结论1.血清PON1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2.血清PON1水平与冠心病的斑块稳定性相关。血清PON1水平的降低主要发生在伴有不稳定斑块破裂的UAP和AMI的患者中,表明PON1水平能够反映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斑块稳定状态。3.血清PON1水平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通过血清PON1水平的检测不但可以了解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还可以连续动态观察指标的变化。血清PON1水平的检测有望成为冠心病临床诊治的客观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