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参与下地权界定的实践逻辑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1q3q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变革的背景下,国家以保护农民的利益为上,号召各地加快推进土地确权,明晰各类土地的产权界限。然而,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却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农民主动确权与地方政府“被动”确权的矛盾。经历民告官之后,当地政府在败诉的情况下依然对土地确权采取“拖”的策略。从地方政府、司法机关与村民构成的三角局面,可以看出两个问题:其一,国家制度与地方制度的不对接;其二,法院裁决与地方政府搁置。这种发生在农村土地确权中的困境,缘何产生,值得追问。在市场转型理论的背景下,以往的研究把农村土地确权问题置于国家与社会这样的框架下,这些研究指出了国家与地方政府在市场转型中具备的自身特点。把国家在产权界定中扮演的角色看成一个整体或者在国家层面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样的划分尚不能解释笔者田野调查中看到的多元主体互动的现象。站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力图把土地确权问题放在一个中国特有的制度实践里进行解读。这个制度实践不是单独的政府与农民,也包括与政府并行设置的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媒介。通过呈现地方政府、司法机关、社会媒介与农民的互动过程,力图解释:三个行为主体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三角”局面?作为实践的主体,他们是怎样理解这个实践过程的?以这些问题为指引,本研究以H省中部一个村庄的土地确权过程为个案,基于产权的社会视角考察了在三权分置背景下地权界定的独特机制。本研究把农村土地确权问题至于一个多方主体互动的制度框架下,指出农地产权制度是镶嵌于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关系之中的,地权的界定是三者互动的结果。一方面,国家作为农地最终支配者,形成“与民争地”的局面;另一方面,国家也是农民地权的保护者。国家的双重面貌随着产权追索的不同机制而发生变化。
其他文献
税收既是一种经济范畴又是一种历史范畴。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时代性以及经济性,且互联网金融的覆盖率日益加大,故而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税收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近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1年9月-2017年9月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脱机后预防低氧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2-7月收治ICU腹部外科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脱机后采用氧管氧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趋势,总结pN2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非小细胞肺癌(pN2)手术患者103例,观察其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凝血功能和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方法: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林专业为例,探讨校企合作方式,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分析了从事设计方向大学生实习中软件技能掌握,沟通协调能力提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