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数学应用题就是根据生活生产实际为背景的数学问题,最能体现教育与生活的结合,世界各国对数学应用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国际数学课程改革都围绕着应用性与实践性而展开,开放性应用题在国际大趋势中应运而生。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实施,现代小学数学教育更重视个体学习的认知心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而,开放性应用题越来越多地呈现于数学教材与各类考试题中。然而,小学生解决开放性应用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开放性应用问题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学习开放性应用题有助于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线教师,应在开放性数学题及教学上作出有益的探索。本文以有着深远文化背景、经济教育却相对落后的粤东地区小学生为例,通过五道典型的开放性数学应用题对学生进行测试,从学生解决问题的四个认知过程:问题表征、模式识别、解题迁移、解题监控对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调查、数据统计、与学生访谈,总结分析出粤东小学生解决开放性应用题的认知特点,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少数解题能力好的学生能完整地经历了问题表征、模式识别、解题迁移、解题监控这些认知过程;2、多数学生情境理解能力低下,问题表征是解题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对问题不能正确表征而导致解题终止或失败的人数接近一半;3、多数学生解题思维不够开放,不同学生解题策略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生的解题策略增多;4、多数学生解决开放性应用问题时不能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自我检验与评价,学生的解题监控能力非常弱。5、影响粤东小学生解决开放性数学应用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知识基础、阅读能力、解题的思维与策略还有数学信念、情感态度等非认知因素。最后,本文针对小学生解决开放性应用题的认知特点,总结出了对小学开放性应用题的教学建议和应对策略。值得提及的是,因理论与教学实践水平的不足,本研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