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足迹理论及其在金沙江中游梯级水电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egongju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对水电开发利用的研究集中在经济效益方面,为了从资源的角度分析水电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消耗情况,本文将水足迹的概念引入到水电开发利用中来,开展水足迹理论及其在梯级水电开发利用中的应用研究。本文首先分析和探讨了水电开发利用的水足迹内涵,并在将其作为度量生产单位电能所需消耗水资源量的一个关键指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调度准则或模式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其次,针对传统水足迹计算只考虑运行期的不足,指出应统筹考虑水电开发利用的建设期与运行期水资源的消耗情况,将其扩展划分为建设期水足迹和运行期水足迹两部分,并提出了基于水利工程费用间接估算耗水量的建设期水足迹计算方法和基于既定短期调度模式的运行期水足迹计算模型,将两者进行耦合,构建了梯级水电开发利用的水足迹改进计算方法。最后,以金沙江中游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和观音岩6座具有日或周调节性能的梯级水电站水库群为例,基于考虑负荷曲线的单独运行、考虑负荷曲线的联合运行和发电量最大联合运行三种短期优化调度模式,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实现了水足迹的定量估算,并分析了调度模式对水足迹的影响,结果显示建设期水足迹占总的水足迹的比例最高可达40%;发电量最大联合运行更有利于降低梯级水电开发利用对水资源的消耗,考虑负荷曲线的联合运行较单独运行的水足迹降幅不太显著,发电量最大联合运行较考虑负荷曲线联合运行的水足迹降幅略为显著。研究成果也同时表明水电开发利用的水足迹指标能直观地反映发电量与耗水量之间的关系,为合理评估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消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其他文献
楠溪江为瓯江河口的感潮支流,流域面积2436km2,上游拟建南岸水库等,重点防护永嘉县城。论文以南岸水库建设对永嘉县城的防洪作用为例,探讨流域无实测水文数据断面的洪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