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因其在历史上的特殊遭遇和经历,非裔美国人对自己的身份一直很迷茫和困惑。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社会,黑人文化认同这一问题显得尤为复杂和重要。人们纷纷著书立说,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是纷至沓来。托尼·莫里森就是众多被关注与评论的作家之一。人们对其作品的批评大多数立论都落脚在恢复非洲传统文化,构建黑人文化乐园,还原黑人文化身份,唤醒黑人民族意识等方面。但是,在积极倡导民族文化的时候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不同文化之间长期的接触和交流必然会促进彼此的发展和进步。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非裔美国人是美国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的文化身份必然是非洲传统文化与白人文化的糅合。 本论文以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戴德家族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艰难历程为主线,以黑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化身份的选择为切入点,把黑人对身份的探寻与他们在美国社会中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从黑人身份的演变(从奴隶到被解放的自由人到北方移民者到出生在北方的新一代黑人青年)勾勒出一幅美国黑人百年历史的生动画面,分析在不同时期黑人为寻求民族出路和构建文化身份时所做出的艰苦卓绝地努力和探索。同时也指出了他们所选择道路的利与弊。最后的结论是:在寻求种族出路时既要立足美国现实又不能抛弃种族传统,而应该努力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