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危险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为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制定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1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病例63例,记录性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肿瘤性质、细胞形态、CD117、CD34、α-SMA、S-100、Ki-67指数等信息,从中选取指标分析各自与GIST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男性31例,女性32例,男女比例为1:1.03;发病年龄15-77岁,中位年龄为60岁。原发肿瘤部位发生在胃最常见,有31例(49.2%),其次为小肠18例(28.6%)。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腹痛(31.7%)最为多见,其次为消化道出血(28.6%)、恶心和(或)呕吐(23.8%)等。据相关检查、术中所见及术后大体病理提示,肿瘤多为孤立性、形态规则、偶有出血及坏死,可见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及粘膜受侵,远处转移的较少见。Ki-67指数<5%的病例占69.4%,5~10%的13.9%,>10%的16.7%。肿瘤直径0.6cm~20cm不等,其中<5cm者21例(35.0%),5cm~10cm者24例(40%),>10cm者15例(25%)。核分裂相≤5个/50HPF有28例,6~10个/50HPF有3例,≥10个/50HPF有5例。选取上述指标与危险度分级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肿瘤是否坏死、与周围组织是否有粘连、Ki-67指数这4项指标与GIST的危险度具有相关性,并且相关性显著。结论: CD117是GIST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在绝大多数GIST中表达。GIST的危险度分级与肿瘤数目、肿瘤是否坏死、与周围组织是否有粘连、Ki-67指数具有相关性,并且为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