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择时给药方案对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症的疗效优于非择时用药方案,评价健脾补肾法疗效及择时用药的科学性,并提出可能的最佳时辰用药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同期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08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门诊及住院的乳腺癌患者。将符合入选条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30例)用健脾补肾方早上9点服药,龟鹿二仙丹加味晚上8:30服药,每天各一剂,水煎服;治疗2组(30例)用健脾补肾方早上9点服药,晚上8:30用药,每天一剂,水煎2次分服;对照组(30例)健脾补肾方不择时服药,每天一剂,水煎2次分服。三组患者均从化疗第3天开始服药至化疗第20天。于化疗前1天,化疗第3、7、10、20天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比较不同给药方案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症的防治作用。建立数据库,调试运行无误后,将所收集数据按双人双输入法录入,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全部数据结果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三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性方差不齐采用秩和分析。研究结果三组患者入组时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三种方案治疗后,在化疗第7天、第10天,三组发生白细胞骨髓抑制病例数比较,治疗1组少于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疗2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第10天,三组发生中性粒细胞骨髓抑制病例数比较,治疗1组少于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疗2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过程中辅助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例数,三组比较,治疗1组用药例数少于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疗2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根据中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骨藏精生髓的理论,并结合子午流注纳支法,探讨健脾补肾法及择时给药方案对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症的疗效。本研究显示:健脾补肾法能有效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症;择时用药是调节生命节律以顺应天地之时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在相应的时间用药,调理相对应的脏腑,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健脾补肾法择时给药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症的疗效优于不定时用药;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症的病机首推脾肾亏虚,肾虚髓空是关键。于脾经旺时健脾补肾,肾经旺时重用血肉有情之品加强补肾生髓之功,可能是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