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新课改、素质教育、高效课堂等词汇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一线教学的教师更是学习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但是在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低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完全不被学生接受。教学是双向的,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还要注重学生的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学习动机不强,导致学习效率的底下。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说过: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强迫他喝水。同样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可以把学生带进教室却不能强迫他们学习。要想使学生自己愿意主动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就要了解甚至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生本身而言,自发的学习动机是他认真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它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对教师而言,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学生自己所不能独立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并结合学科知识,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使其能积极主动学习探索未知。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可以使课堂教学发挥更好的效果,同时也更符合新课改中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并通过学生存在的学习动机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及教学案例,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地理学习动机的现状,以及相关的过程与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关于学习动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三章通过对沧州市颐和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平时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以及对学生的作业试卷进行分析总结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同时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第四章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了解及原因的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有经验的教师的请教,提出相关的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实例,提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本选题的创新点在于将学习动机的理论与地理学科以及课堂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具有切实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期望能通过本次研究能对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地理的同时达到会学地理的效果。本选题的研究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特点和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提出对教师课堂教学有价值的应用性比较强的,实践性较高的策略措施,能直接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当中的策略措施。但限于客观条件和研究者的个人研究能力有限的问题,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