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织,承担着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动社会保持良性发展的职能。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剧,呈现盲目扩张弊端,城市规模和范围得到大幅拓展,人口的流动性加强,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下政府单一承载社会管理职能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管理的需要。部分地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社会稳定和和谐受到影响。在此情况下,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成为我国政府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作为创新型社会管理方式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以其社会管理的高效受到热捧。 郑州市是我国数字城市的第二批试点城市,2012年提出了建立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提出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基础,构建“纵横交织、条块融合、以块为主、全覆盖、无缝隙”的“服务+管理+自治”网格化管理体系,为郑州市社会管理提供了创新思路和举措。 本文在明确网格化管理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新要求,对郑州网格化管理的实施现状和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郑州市坚持依靠群众,强化基层整合资源,推动人员下沉,着力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依靠信息化平台,将社会管理纳入网格管理。郑州市积极有效的推动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管理机制的规范,政府工作作风和管理绩效得到提升,基层管理得到切实加强,郑州市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为推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运用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并不否认,当前这一管理模式仍旧受一定限制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运行成本高、条块融合不够、运行机制规范化和法制化有待提高、网格员责任明晰不足、群众认知和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影响着这一模式作用的发挥。经过实证分析和考察,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已经得到真实的印证,为了确保这一模式作用的发挥,需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新要求,有针对性的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思路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