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证型分布及针刺疗效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g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脓毒症是由严重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而出现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胃肠损伤是该疾病常见脏器损伤之一,不仅严重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医在其诊疗中的优势凸显,但证型分布、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探索。目的:1.探索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了解其发病特点及中医辨证规律。2.通过观察针刺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TP、ALB、WBC、PCT、肠鸣音及胃肠功能评分的影响,评价针刺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为针灸治疗在危重症领域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收集8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应用频次描述的方法对症状、体征、舌质、舌苔、脉象进行研究;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证型分布规律。2.进一步筛选出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每日1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登记号、年龄、性别)及整体状况评分(包括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观察患者治疗第一天和治疗第七天的TP、ALB、WBC、PCT、肠鸣音及胃肠功能评分,并记录14天病死率。数据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针刺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1)基线资料:共纳入病例80例,其中男性46人,占比57.5%,女性34人,占比42.5%,平均年龄74.50±11.95岁,平均SOFA评分为6.73±2.79、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1.21±6.83。(2)中医四诊资料:症状体征共58项,发热、便结、腹满硬痛、口渴欲饮及脘腹胀痛出现频次较高,占总样本40%以上;舌质中舌红、舌干少津、舌紫暗、舌有瘀斑、舌淡白出现频次较高;舌苔中苔黄、少苔、苔厚、苔燥出现频次较多;脉象中脉数、脉沉、脉弦、脉涩、脉洪、脉弱出现频次较高。舌质总频次共计135次,舌苔总频次共计96次,脉象总频次共计168次。(3)聚类分析结果:经聚类分析将纳入病例的证型分为5类:肠热腑实证(42.5%)>瘀滞胃肠证(27.5%)>脾胃气虚证(15%)>痰湿蕴脾证(7.5%)=胃热炽盛证(7.5%)。2.针刺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研究(1)基线资料:两组性别、年龄及治疗前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均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指标:组内比较发现,观察组在治疗第七天TP、ALB较治疗第一天升高,治疗第七天WBC、PCT、胃肠功能评分较治疗第一天降低,治疗第七天肠鸣音较治疗第一天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第七天TP、ALB、WBC较治疗第一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七天PCT、胃肠功能评分、肠鸣音与治疗第一天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发现,两组PCT治疗第一天(P=0.304)及治疗第七天(P=0.82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鸣音在治疗第一天及治疗第七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ALB、WBC、胃肠功能评分治疗第一天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七天两组TP、ALB、WBC、胃肠功能评分出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3)安全性及预后转归: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未出现与针刺相关的不良反应。40例患者中死亡15例,总死亡率37.5%,其中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30%,观察组死亡9例,死亡率45%,两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1.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常见证型分布及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肠热腑实证、瘀滞胃肠证、脾胃气虚证、痰湿蕴脾证、胃热炽盛证。2.针刺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可以调节胃肠功能,从而有助于控制感染,且有可能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3.针刺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安全性高,但对患者预后未见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DS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研究,探讨其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疾病分型、原始细胞比例、IPSS-R积分、染色体及基因突变的关系,以期为MDS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按照本研究的病例纳入标准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明确诊断为MDS的患者,共112例,西医诊断分型标准依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筛选出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为今后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措施提供依据。并进一步观察疏肝健脾方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本专业专家,根据调查所需设计一般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相关病史资料:姓名、年龄、登记号、联系电话、婚姻状况、文化
目的:通过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系统探讨糖尿病血糖波动中医证候类型及分布情况,确立其主要证候分布,为今后更好地指导血糖波动患者的中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对血糖波动各证候主要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及探讨各证候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为各证候的初步判定提供可能的客观化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天津市中医药研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RH)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MPD合并RH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合理治疗提供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腹膜透析中心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规律复诊且病情稳定的MPD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形式筛选RH患者,将患者分为RH组和非RH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本文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分析不同类型血脂异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第二部分通过数据挖掘探究国医堂专家宋平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组方规律。第二部分要点如下: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宋平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作为参考。方法:收集符合诊断及纳排标准的患者性别、年龄、化验、处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盐摄入量的差异;探究盐敏感相关基因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并符合纳排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82人,签署知情同意书,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痰浊内阻、阴虚阳亢、肾虚血瘀4型。所有患者均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留取24h尿,通过检测24h尿钠排泄量估算每日盐摄入量;采用TIANamp Swab DNA
目的:研究我院肾病科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T2DKD)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我院肾病科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T2DM合并肾脏疾病患者,参照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诊断标准分为DKD组和NDKD组;搜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资料、生化物理指标[血压(BP)、体重指数(BMI)、血红
研究目的通过收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四诊信息、一般资料、焦虑分级及临床客观化指标,探讨冠心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为从中医理论出发来辨证治疗冠心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并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共226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其填
研究背景: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过程中较严重、预后较差的并发症。PDAP可以降低腹透患者超滤量并且降低其残肾功能。若其重复发作,则对腹膜的结构和功能将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重复发生腹膜炎的这类患者的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目前,国内外对于重复发作的PDA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调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肺脾气虚证中医症候、IBS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临床运用黄芪调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肺脾气虚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医的符合便秘型大肠易激综合征(IBS-C)肺脾气虚证的患者100例,用SPSS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