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个亚型,APL出现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改变,这是APL发病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治疗有效的分子基础,其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
研究采用ATRA、As2O3作用于人APL细胞株NB4细胞,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抑制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分化及凋亡、并应用RQ-PCR法检测ATRA、As2O3作用前后NB4细胞CD44v3、CD44v6及CD44v10及PML/RARα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诱导APL细胞分化或凋亡过程中不同CD44v分子和PML/RARα表达的变化,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为CD44v作为白血病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体外培养人APL细胞株NB4细胞,分别用ATRA、As2O3、ATRA+As2O3进行干预,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以上药物对细胞分化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标法检测上述药物对NB4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RQ-PCR法检测细胞中PML/RARα、CD44v3、CD44v6、CD44v10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所得结果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
结果:1.ATRA、As2O3作用下NB4细胞的形态学改变:NB4细胞株具有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典型形态,胞浆充满颗粒,核膜略凹陷,有空泡。Wright’s-Giemsa染色光镜下观察:经ATRA作用后NB4细胞体积变小、核浆比例缩小、染色质变粗糙、核仁消失;核形态不规则,呈肾形、杆状及分叶核。As2O3作用于NB4细胞后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完整,胞浆中出现空泡,核染色质浓缩、碎裂成块弥散在胞浆中,并可见膜结构包裹的凋亡小体。
2.ATRA、As2O3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统计学分析显示,ATRA、As2O3及二者联用对NB4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各个时间点间比较,除ATRA组24h与48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之外,其他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点,各个处理组之间比较,24h各处理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48h与96h各处理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生长抑制率As2O3+ATRA组大于As2O3组,大于ATRA组;72h As2O3+ATRA大于As2O3组和ATRA组,而As2O3组和ATRA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3.ATRA、As2O3、ATRA+As2O3对NB4细胞表面CD11b抗原表达的影响:ATRA作用于NB4细胞48h、72h、96h后,CD11b抗原表达分别为(32.47±2.95)[%]、(84.93±1.45)[%]、(90.9±0.35)[%];As2O3作用于NB4细胞48h、72h、96h后,CD11b抗原表达分别为(10.97±1.33)[%]、(15.7±0.87)[%]、(18.9±0.30)[%];ATRA+As2O3作用于NB4细胞48h、72h、96h后,CD11b抗原表达分别为(18.57±0.65)[%]、(21.17±0.65)[%]、(26.53±0.83)[%]。统计学分析显示:各个处理组随时间延长,CD11b表达逐渐增多,各个时间点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同一时间点,各处理组间比较,CD11b的表达ATRA组大于ATRA+As2O3组,大于As2O3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4.As2O3、ATRA+As2O3对NB4细胞凋亡的影响:ATRA作用于NB4细胞24h、48h、72h、96h后早期凋亡率分别为(0.57±0.06)[%]、(0.90±0.20)[%]、(1.07±0.35)[%]、(1.20±0.30)[%];As2O3作用于NB4细胞24h、48h、72h、96h后早期凋亡率分别为(9.53±0.59)[%]、(13.77±0.70)[%]、(18.27±0.35)[%]、(16.23±1.15)[%];ATRA+As2O3作用于NB4细胞24h、48h、72h、96h后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27±0.32)[%]、(3.93±0.25)[%]、(7.83±0.40)[%]、(9.00±0.7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在对照组中4个时间点测得的早期、中晚期和总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自然凋亡对本实验研究的其他统计结果没有影响。各个时间点ATRA组与对照组早期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24h~72h ATRA组与对照组中晚期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9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2O3作用24h细胞早期凋亡率较高,而在As2O3作用48h以后细胞以中晚期凋亡为主。24h、48h、72h As2O3处理的NB4细胞随时间延长,早期凋亡率、中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明显增高,呈时间依赖性,96h较72h早期凋亡率降低,总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各个时间点As2O3组凋亡率均高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
5.ATRA、As2O3、ATRA+As2O3对NB4细胞PML/RARα、CD44v3、CD44v6、CD44v10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RQ-PCR检测结果显示,以各组各指标空白对照组RQ值为1,ATRA作用于NB4细胞48h、72h、96h后PML/RARα的RQ值分别为:0.4867±0.0040、0.2380±0.0056、0.2137±0.0061;CD44v3的RQ值分别为:0.6437±0.0042、0.6263±0.0047、0.4020±0.0030;CD44v6的RQ值分别为:0.8370±0.0040、0.5417±0.0040、0.4263±0.0051;CD44v10的RQ值分别为:0.4940±0.0026、0.3780±0.0030、0.2643±0.0067;As2O3作用于NB4细胞48h、72h、96h后PML/RARα的RQ值分别为:0.3180±0.0027、0.3030±0.0040、0.2863±0.0047;CD44v3的RQ值分别为:0.6527±0.0045、0.4957±0.0057、0.2223±0.0035;CD44v6的RQ值分别为:0.5817±0.0047、0.5343±0.0042、0.4617±0.0038;CD44v10的RQ值分别为:0.5263±0.0045、0.2490±0.0036、0.3347±0.0040;ATRA+As2O3作用于NB4细胞48h、72h、96h后PML/RARα的RQ值分别为:0.6983±0.0025、0.2717±0.0035、0.1910±0.0036;CD44v3的RQ值分别为:0.4543±0.0047、0.4127±0.0040、0.1980±0.0070;CD44v6的RQ值分别为:0.5027±0.0040、0.3230±0.0020、0.2787±0.0020;CD44v10的RQ值分别为:0.4657±0.0035、0.4260±0.0598、0.1487±0.0035;统计学分析显示:除ATRA+As2O3组48h与72h之间CD44v10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外,各处理组随时间延长上述各指标的表达均呈递减趋势,且各时间点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同一时间点,不同处理组之间上述各个指标下降趋势经统计学分析得出:除72h经ATRA和ATRA+As2O3作用前后CD44v10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组均可得出各个时间点的PML/RARα、CD44v3、CD44v6、CD44v10的mRNA表达经ATRA+As2O3作用后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绘制散点图并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得出:经ATRA、As2O3、ATRA+As2O3作用前后,随时间延长,PML/RARα与CD44v6的变化趋势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r=0.951、r=0.999;As2O3作用前后,随时间延长,PML/RARα与CD44v3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r=0.965,其他各组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
结论:1.ATRA、As2O3及二者联用对NB4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同一时间点,各个处理组之间比较,48h、72h和96h As2O3+ATRA组生长抑制率均高于As2O3组和ATRA组。
2.ATRA、As2O3、ATRA+As2O3可诱导NB4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增加,且随作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同一时间点,各处理组间比较,ATRA组处理的NB4细胞CD11b的表达明显高于ATRA+As2O3组和As2O3组。
3.As2O3、ATRA+As2O3可诱导NB4细胞凋亡。随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增多,呈时间依赖性。As2O3作用24h细胞早期凋亡率较高,48h以后细胞以中晚期凋亡为主。各个时间点不同处理组之间As2O3处理的NB4细胞早期凋亡率、中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4.ATRA、As2O3、ATRA+As2O3可使NB4细胞PML/RARα、CD44v3、CD44v6、CD44v10 mRNA的表达下降,呈时间依赖性。ATRA+As2O3作用于NB4细胞后各时间点的PML/RARα、CD44v3、CD44v6、CD44v10的mRNA表达下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经ATRA、As2O3、ATRA+As2O3作用后,随时间延长,PML/RARα与CD44v6的变化趋势均呈正相关。PML/RARα与CD44v3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
5.CD44v3、CD44v6有可能成为APL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又一临床检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