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安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国家、各省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到具体学校的校规校纪,都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选择义务教育阶段校园安全教育作为调查研究内容,是适时的。笔者首先给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从校园安全教育的法制法规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安全教育的现状。义务教育阶段安全教育具有特殊性、复杂性、经常性、全面性。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程,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借鉴了其他研究者关于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研究经验,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托,专门设计和发放了“安全教育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山东省青岛、济宁、威海、临沂、潍坊等地的24所城镇和农村中小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问卷回收后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从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认知、师资构成、实施方式和途径、安全教育内容和教材使用、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校园安全教育的情况。文章不仅通过相关数表直观地看到结果,也通过软件的计算得到一些问题的相关显著差异,并且分析了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山东省校园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师生普遍认识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校园安全教育的实施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对安全教育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学生虽重视安全教育的开展但学习兴趣并不高、校园安全教育形式化突出、校园安全教育教材的使用比较随意、农村地区安全教育情况落后等五个方面。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其中有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观念落后、师生沟通不足使教学内容不够全面,以及安全教育教师等资源不足。最后笔者详细地从逐步完善安全教育制度与责任体系、规范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实校园安全教育的内容、丰富校园安全教育的形式、校园安全教育与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等六个方面提出对校园安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