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主体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关键。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环境下,致力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研究,希望能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所帮助。全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从“人民主体思想”的意义、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述了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问题的提出;其次,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整理了关于“人民主体思想”、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的研究现状;再次,简述论文的基本框架并从选题、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阐明了本论文的创新点;最后,阐明了本论文使用到的文献研究法、交叉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的理论概述,是整篇论文的逻辑基础。首先,分析“人民主体思想”的内涵,包括人民的内涵,“人民主体思想”提出的背景以及从人民主体构成思想、人民主体发展思想、人民主体参与思想和人民主体共享思想四个方面归纳的“人民主体思想”构成体系。其次,分析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从国家性质和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强党兴党三个方面分析其必要性;从大学生人民观教育和大学生群众观教育两方面对其进行概念辨析;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价值、功能阐述其思想政治教育地位。最后,本文将马克思主义人民历史地位理论、人民管理国家理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理论、灌输理论作为其理论依据,使论题有了理论的支撑。第三部分深入研究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的现状。分析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的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影响总结出其整体发展是良性的,但也存在教育过程脱离人民主体实践、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教育内容零散和教育实效性局部不容乐观的问题。从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开展时间较短、教育形式化倾向、大学生的自身问题和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四个方面论述原因。第四部分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策略,从引导大学生清晰的意识“人民主体思想”并主动的支配行为来提高大学生对“人民主体思想”教育的自觉性;分别针对大学生党员、大学生干部、大学生党员干部和普通大学生分层次明确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目标;整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涉及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的内容;通过深化渗透式教育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和增强实践教育来创新大学生“人民主体思想”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