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纤维素乙醇/水吸附分离特性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_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乙醇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能源的主要补充,我国也正大力推行“燃料乙醇”计划,这为生物乙醇的发展迎来良好的机遇。但生物质乙醇作为最直接、最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体系,也存在着生物质转化率低、乙醇分离提纯能耗高等问题。采用吸附分离等非相变醇-水分离技术,实现生物质乙醇的低能耗分离纯化,是决定生物质乙醇能否作为新能源进行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重大的意义。吸附材料的制备是吸附分离技术的核心。本研究为提高生物乙醇生产转化率和降低醇水分离能耗,以孟宗竹为原材料,分别采用碳化、活化和化学气体沉积技术,对材料进行孔径大小调节和表面官能团种类控制,获得了一类竹基炭材料,研究其对乙醇/水体系的吸附分离特性,并构建固定吸附床实现乙醇/水体系的动态吸附分离过程。具体研究如下:首先,采用CO2作为活化剂,通过优化一步法碳化活化工艺,制备出孔径均-的竹基活性炭(BAC)。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80min,CO2流量为300 mL/min时,所制备的竹基活性炭(BAC850-80-300)的BET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725.2 m2/g和0.2967 cm3/g,孔径分布主要集中0.5~0.8 nm之间;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对乙醇溶液的醇/水吸附分离率可达94.5%。其次,以ZnCl2为活化剂制备出孔隙发达的竹基活性炭,氮气吸附-脱附实验结果表明,该竹基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1596.3 m2/g和0.7743 cm3/g。以甲烷为碳源气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所制备的氯化锌赋活竹基活性炭的孔径大小及其分布进行调节,制备出优质竹基炭分子筛(BCMS)。结果表明,在沉积温度为800℃,沉积时间为70 min,CH4流量为30 mL/min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竹基炭分子筛(BCMS800-70-30)的BET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736.1 m2/g和0.3598 cm3/g,孔径分布均一且主要集中在0.4~0.6 nm之间;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对乙醇溶液的醇/水吸附分离率可达98.5%。最后,本文通过自主设计的固定吸附柱建立了一套生物乙醇/水分离动态吸附-脱附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生物乙醇的在线发酵生产和同步吸附/脱附目标。以上述所制备的竹基炭材料为吸附剂,对系统的运转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自主制备的竹基炭分子筛BCMS800-70-30为吸附材料,在所设计的动态吸附分离系统上,对浓度为0.5 wt%的乙醇溶液的平均吸附量可达0.174g/g。这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有望在生物乙醇的分离与提纯工业中获得实际应用。
其他文献
“管理民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安徽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和明显成效,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发挥
新闻语篇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词汇、句法、信息结构特征和人际功能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新闻语篇的语言特色,揭示了其语类特征。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通过纷至沓来、五光十色的梦境,使我们看到了在特定环境下那种隐伏于人物潜意识中的瞬息万变的极其复杂的流动状态,特别是隐藏于人物灵魂深处的最为丰
年来,流浪儿童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据国家民政部门的官方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他们的大量存在对国家、社会、家庭及本人会带来严重危害,亟待成为
<正>案情:被告人A系X、Y两证券公司股票交易大户。1993年10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延中股票因被收购,股价剧烈波动,被告人A遂产生了利用他人股票高价卖出、低价买回的手段赚取差价
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起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舞蹈艺术来说,意境美的创造是其审美追求的一种境界,是舞蹈的灵魂。意境不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说法,反映了对隐喻研究视角上的相异。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对隐喻性质、工作机制和功能的看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
商标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商品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商标翻译不仅考察译者的文字处理能力,还涉及到语言、文化等因素。本文就商标翻译中存在的有关文化差异的问题,
元稹和白居易的诗歌历来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然而,元稹、白居易的文章创作却一再遭到忽视。事实上,元、白曾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对齐梁以来文章旧弊的改革之中,甚至在代拟言的
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NS),比较2004年、2006年及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前后的因病致贫率(PI),分析我国新农合实施以后缓解因病致贫的效果。研究认为:新农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