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腔输入-输出过程的多比特纠缠态分析器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z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纠缠态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和物理资源,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量子信息处理的任务中.同样地,Bell态测量和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态测量也被多次的提及并使用.这里的Bell态测量和GHZ态测量实际上指量子态测量中的正交投影测量.若要实现这些投影测量就需要纠缠态分析器对一组正交完备纠缠态进行区分和鉴别,因此,纠缠态分析器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非破坏性的纠缠态分析器更是实现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重要工具.同时,腔量子电动力学(QED)系统作为实现量子计算机的理想候选,在构建纠缠态分析器方面展现了巨大的优势:囚禁于高品质光学腔或微波共振腔中的原子作为信息存储比特,能保持较长的消相干时间.而适合于长距离传输的光子作为飞行比特能往返于各个腔之间,将不同的腔进行连接从而组成一个量子网络.通过对光子比特信息的检测,我们就可以非破坏地得到腔中原子的信息.因此,以腔QED系统为模型,构建多比特纠缠态分析器是非常有前途的.  本文我们基于腔的输入-输出关系提出了一个确定性的方案实现非破坏的多量子比特态分析器.在方案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宇称分析器和两个相位分析器,并且通过结合这两种分析器,我们非破坏地区分了所有的N比特GHZ态和多量子比特团簇态,实现了多比特纠缠态的测量.我们也计算了方案的保真度,它在中度耦合下有着较高的值.因此,我们的纠缠态分析器有着可观的实验可行性,它为实现基于大规模量子态测量的量子通讯和量子信息处理任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确定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学习内容涉及:重大改革、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期刊
随着对光纤传感的研究日益深入,各种新型光纤传感器层出不穷。因此,制作方法上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对光纤光栅的发展概况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基于一种新的螺旋卡具,设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