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近些年,尽管有关科学课程改革的政策举措不断推出,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指引与实践参照,科学课程改革的成效不尽如人意。加拿大的科学教育水平名列前茅,作为教育强省的安大略省,其中小学生的科学表现更是位居加拿大各省前列,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安大略省成熟的科学课程体系——STSE课程模式。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安大略省的STSE课程模式,明确该模式各个构成要素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总结与归纳安大略省科学课程模式的特色与优势,为我国当下正在推进的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与经验,促进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对加拿大安大略省的STSE课程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STSE课程模式的产生背景作了简要介绍:科学教育改革思潮的兴起和国内政策、学术环境的支持是该课程模式产生的两大重要推动力,并明确界定了科学课程中要培养的“科学素养”的内涵。接着对STSE课程模式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了一一阐述:在课程理念上,STSE课程模式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联系,强调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环境素养的培养,同时倡导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这三大课程理念统领STSE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在课程目标上,形成了以三维总目标为核心的双重目标系统,注重层次性和阶段性;在课程内容上,以“主题”形式选择多学科内容,形成科学概念、技术应用、社会问题情境相结合的基本组织模式,强调综合性、主体性和探究性;在课程实施上,既坚守课堂教授的阵地,又积极拓展课外活动,综合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制定明确而科学的教学步骤,同时注重资源整合与多方参与;在课程评价上,则突出体现了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工具的多元化。进而通过总结以上构成要素的相关内容得出如下结论:STSE课程模式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为核心要素,让学生在具体社会情境中理解科学和运用技术,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科学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在总结概括出该课程模式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整体性等特点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科学课程改革的建议:重视培养环保意识,明确价值取向;融合三维课程目标,优化目标框架;综合渗透STSE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构建生态教育体系,强化整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