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绩效管理理论源自西方国家的商业实践,至上世纪70年代末,社会对政府服务需求量不断提高,公共财政日益困难,各国政府公共部门才将绩效管理理论引入到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开启了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导向的政府改革运动。通过对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各国政府纷纷对企业绩效管理中总结的经验和采用的方法进行借鉴和改良,逐步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行政管理体系中来,改变政府公共部门传统职能,改善评价部门和员工业绩、成果和工作实际的方法,使其尽可能科学和客观,进而通过评价结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政府服务质量进行改善和提高。在我国,对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的探索起步较晚。虽然从2005年至今,中央先后出台了"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等指导性文件,各级政府对于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在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信誉、改善政府形象和改进政府管理方式上所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但至今仍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化、法治化、科学化、程序化的制度体系,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探索还停留在表象的层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尤其在政府基层部门绩效管理方面,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很大的空白。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学者在政府绩效管理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对我国某地基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该安监部门辖区情况和对该安监部门三类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结合作者自身的政府部门工作经验,发现和研究该安监部门在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日常操作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结合政府绩效管理相关理论,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符合该安监部门实际情况且具备可行性的改进意见和对策,并对部分绩效管理环节进行初步设计。通过此次研究,希望在优化政府基层部门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的理论突破,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