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汉语副词习得偏误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的副词作为虚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甚至有人把副词比作汉语的经络,贯穿于汉语的语句,同时它的意义相对较为抽象,难以把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个方面,其作用甚至超过了实词。同时,在汉语中起经络作用的副词由于其高频率地使用率和复杂性,始终称为困扰汉语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阿拉伯语中没有副词这一语法分类,从语法上讲,阿拉伯语单词大部分属于名词,少部分属于虚词。阿拉伯语中尽管没有副词这一语法概念,但是却有许多类似于副词的表达方式,或者是名词,或者是名词性短语,或者是介词性短语。但是由于阿拉伯语和汉语之间作为不同语系的语言,语法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共同性一方面给阿拉伯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便利,但是另一方面却又给他们造成很大的语言误区,不利于阿拉伯学生学习汉语。同时汉语关于副词、实词还有虚词之争至今没有结论,许多汉语学者对此各抒己见,始终没有达成统一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阿拉伯学生学习汉语副词的难度。本论文从四个方面来论证阿拉伯人学习汉语副词冲出现的偏误问题。1.汉语副词及其在阿拉伯语中的对应形式,通过对比其共性和差异,以期了解汉语副词和其阿拉伯语的表达方式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两种语言思维模式上的特点。2.分析阿拉伯人汉语副词习得偏误的情况。从副词的小类出发,分门别类地探究阿拉伯人在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和范围副词等方面的常见语言偏误,并从遗漏、误加、错序、误用等角度对这些偏误进行归类和总结。3.阿拉伯人汉语副词习得偏误原因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语际偏误,从阿拉伯语和汉语之间的语言差异入手,分析阿拉伯语给阿拉伯学生学习汉语带来的习惯性语言错误以及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这一因素在学生汉语学习初级阶段较为明显。语内偏误,语言化石化问题,即学生在初级阶段习得简单副词的用法过度泛化和固定化,造成语言内部的偏误,这一现象在学生中高级阶段表现较为明显。还有学习环境的问题,包括老师、学生和语言环境等因素。4.针对阿拉伯学生出现的副词偏误问题从教材、教师素养和语言教学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偏正复句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的下位类型,对于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来说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尤其是阿拉伯学生在对汉语中偏正复句使用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偏误。为了能够使
在双曲线冷却不塔施工中,采用普通钢模板代替专用钢模板。
留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文学习之后,他们所表达的每一个句子看起来都没有语法问题且表达明确,如若将其衔接起来难免会觉得不知所云,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留学生的作文在语篇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北部,西北邻临汾市乡宁县,东北连临汾市襄汾县,东南依临汾市侯马市,西南接运城市稷山县,南靠运城市闻喜县。新绛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的绛州小片。
<正>老师碰到的麻烦之一是学生不讲卫生,这是你不应该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当这个学生因此而受嘲弄并对他的角色产生排斥时。如果学生在小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中学和大
期刊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使用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也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以笔者在印度尼西亚中文世界华语学院的教学经历为基础,通过调查问卷、课堂录音等方式,对中
针对新媒体技术在当今发展过程中的优点,结合少数民族新闻播报存在的挑战,对新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播报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析,以期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质量能够得到整体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指的是测试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影响,它可以分为正面反拨效应和负面反拨效应。本文笔者以在华韩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新HSK对特定国家应试者影响的差异,
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基于描述性反馈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描述性反馈与动机的关系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思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