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的氯化原位接枝反应制备改性CPE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气一固相氯化法对聚乙烯粉末进行氯化原位接枝。研究了聚乙烯的氯化原位接枝反应过程,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产物CPE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羟乙酯、马来酸酐等单体与PE的氯化接枝反应。结果表明,PE经过氯化接枝改性后,可以获得高强度的弹性体CPE材料。未经接枝改性的CPE拉伸强度为6-8MPa,伸长率1557;PE经与丙烯腈、苯乙烯氯化接枝改性所得到的CPE,cg-PAN,CPE-cg-PSt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2MPa和964及12MPa和1293。用FT-IR等手段对氯化接枝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氯化反应条件,如氯化反应温度、氯含量、单体种类等对CPE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CPE-cg-PMMA的分子量分布、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等,讨论了氯含量以及单体加入量对CPE-cg-PMMA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氯化温度、氯含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对CPE-cg-St/AN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简化PE接枝共聚物的合成过程,为聚乙烯的接枝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凡是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含腈基、羧基、胺基等官能团的单体都可以进行氯化接枝。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互联网+”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高校思政教育也需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绽放新的光彩,在现有及未来的“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网络文化
纳米技术在90年代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也不断得到扩展,生物医用纳米复合材料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HAp/BC)和尼龙6/
随着社会消费的升级,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互联网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生存与发展,如何转型升级,是摆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