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比较了中国29个主栽核桃品种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抗氧化成分、矿质元素等营养品质的差异,考察了立地环境和品种对于核桃营养品质的影响。同时,本研究收集了中国5个产地40份核桃样品,从营养成分和稳定同位素两个角度进行产地溯源研究,主要结果有:(1)采用色谱法、分光光度法以及质谱法分别对“温185”、“香玲”等29个品种核桃含油率、脂肪酸、氨基酸、抗氧化物质、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29个品种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介于54.87~66.26%和90.89~92.00%之间;氨基酸、总酚、总黄酮和维生素E含量范围分别为14.61~20.52g/100g、13.34~49.36 mg/g、5.53~27.79 mg/g和31.29~53.84 g/100g;Ca、K、Mg、P含量范围分别为1021.66~1853.73 mg/kg、2727.49~4597.91 mg/kg、1435.64~1867.42mg/kg、3017.53~4100.75 mg/kg。29个品种中,“礼品1号”的含油率、“辽宁7号”和“辽宁10号”中的油酸含量、“绿岭”中的亚油酸含量最高;“辽瑞丰”中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p<0.05)其它品种;“晋龙1号”中的总多酚、总黄酮和维生素E最高;“金薄香1号”和“金薄香2号”中的矿质元素含量最高。(2)5个主产区(甘肃、河北、广西、四川、新疆)含油率、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1.47~63.13%、89.28~92.85%和17.55~19.40 g/100g;Ca、K、Mg、P含量范围分别为656.52~1608.90 mg/kg、2781.63~3775.31 mg/kg、1381.78~1733.36 mg/kg、3406.28~3610.60 mg/kg;Pb、As、Cr、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11~31.38μg/kg、5.06~36.43μg/kg、262.54~450.30μg/kg、3.44~4.45μg/kg,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不同产地成人和儿童摄入核桃中重金属总的健康风险系数分别为9.88~31.60%和23.72~75.84%,均小于100%;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δ2H、δ18O的平均值范围分别为-24.34~-23.25‰、0.11~5.66‰、-98.42~-62.30‰和14.70~28.81‰。(3)基于营养成分和稳定同位素差异,分别采用不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5个产地核桃样品进行产地溯源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基于不同营养成分组合和不同稳定同位素组合建立的核桃产地溯源模型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0~97.5%和17.5~84.6%,基于营养成分对核桃的产地溯源结果优于稳定同位素;基于稳定同位素建立核桃产地溯源模型时,线性判别法(LDA)的判别正确率(17.5~84.6%)整体高于神经网络法(15.4~82.5%);基于营养成分建立产地溯源模型时,神经网络法的判别正确率(80~97.5%)整体高于LDA法(67.5~97.5%)。综合分析,采用神经网络法并结合营养成分适用于核桃产地溯源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