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研究了Silicalite-1与Fe-silicalite-1分子筛膜的合成、表征及其在渗透蒸发中应用。选择了400nm大小的Silicalite-1分子筛晶体作为晶种,采用旋涂的方式在α-Al2O3载体表面制备了一层随机取向,厚度为1.5μm的晶种层。然后在150℃下采用二次生长法生长两次,合成出连续致密的(h0l)取向、厚度为5μm的Silicalite-1分子筛膜和连续致密的(h0l)和a-轴取向、厚度为4.5μm的Fe-silicalite-1分子筛膜。红外和紫外表征结果表明Fe以骨架铁的形式存在于Fe-silicalite-1分子筛膜中,而且合成液中Fe3+能促进分子筛之间的交联,使合成的Fe-silicalite-1分子筛膜比Silicalite-1分子筛膜更为连续致密。高温煅烧能够完全脱除Silicalite-1和Fe-silicalite-1分子筛膜中模板剂,但也会使它们产生较大缺陷,从而使二者在乙醇/水混合液的渗透蒸发中基本上丧失分离性能,表现为极高的通量和极低的分离因子。低温煅烧不能脱除Silicalite-1分子筛膜中的模板剂,但由于Fe引入骨架,使膜催化活性增加,该法能够有效脱除Fe-silicalite-1分子筛膜中的模板剂。而且模板剂脱除后,膜最大孔径不超过1.1nm,其中大部分孔径分布在0.4~0.85nm之间,有效地避免缺陷的产生。低温煅烧脱除模板剂后,Fe-silicalite-1分子筛膜具有高于文献报道的通量,313K、323K和333K时,其值分别高达1.54、2.05和2.64kg/(m2·h)。但是,由于氧化铝载体铝析出导致的膜硅铝比偏低,使得Fe-silicalite-1分子筛膜表面接触角仅为69.7°,表现为亲水特性,从而使最终的分离因子低于文献报道的数据,仅在18~20之间。通量和分离因子都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通量的增幅较大,而分离因子的增幅较小。而且,在同一温度下,低温煅烧脱除模板剂后的不同Fe-silicalite-1分子筛膜,其渗透蒸发分离效果重复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