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租房项目是我国政府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和保障中低收入的“夹心层”人群而实施的一项住房保障制度。公租房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同时也具备商品房出租的特点,目前我国建设公租房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中央部门的财政拨款和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因此,资金数量有限、来源单一、受政策变动影响较大和供给不稳定等因素都是导致我国公租房建设项目资金短缺问题的原因,严重阻碍了我国公租房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公租房建设模式的研究。近年来,PPP模式成功应用于西方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中,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结合了政府、私营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优势,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也提高了政府的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为私营投资者带来了稳定的收益,实现了“双赢”。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将PPP模式引入我国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将PPP模式引入到公租房项目中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如何有效地对公租房PPP项目中产生的风险进行管理,将是公租房PPP项目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对国内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公租房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外公租房和PPP模式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路径。其次,对公租房PPP项目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着重介绍了公租房PPP项目中应用到的风险管理理论,为下文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在投资者的视角下通过对公租房PPP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分担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对国内相关PPP项目失败因素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WBS-RBS方法,从横纵两个方面对比分析公租房PPP项目风险。对项目结构和项目风险进行分解,全面地识别出公租房PPP项目的风险。并根据所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运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方法对关键风险因素进行筛选,构建出了公租房PPP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熵权模糊评价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计算出各关键风险因素在总体项目风险中所占的比重。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和参考,制定出公租房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方案,并基于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双方处于不对称地位的现实状况,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公私双方的风险分配博弈模型。确定了双方各自应该承担的风险比例。并通过具体的公租房PPP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风险评价模型和不完全信息下博弈论模型的有效性,为公租房PPP项目的风险评价和分担提供了参考和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