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早老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ATP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脑组织中Na+-K+-ATP酶、Ca+-ATP酶的活性的影响,研究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在D-半乳糖致衰老的基础上于脑内双侧Meynert核注射鹅膏蕈氨酸(Ibotenicacid,IBO),造成AD模型,选取百会、风府、肾俞、悬钟、涌泉五穴,电针连续治疗20日,通过组间比较,观察电针疗法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检测大鼠脑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 结果:行为学测试:电针组与药物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电针疗法能够改善痴呆大鼠低下的学习、记忆能力。化学指标检测:电针组和药物对照组ATP酶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电针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脑组织ATP酶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电针疗法能够改善拟痴呆大鼠低下的学习、记忆力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是该法提高了拟痴呆大鼠脑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增强了脑的能量代谢,调节细胞转运功能,防止神经元死亡,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观察截鼽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粘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血中IL-2,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截鼽汤”在预防及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卵清蛋白为
学位
目的:分析肺心病患者住院时间>14天且≤28天和≤14天两组间住院期间相关治疗、症状改善及相关花费情况。通过比较不同住院天数间的差别,达到节约医疗费用、优化治疗程序和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