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蛋白酶(EC 3.4.21.4)属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有肽链内切酶活性,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在鱼类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中起重要的生理作用。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wuyuanensis)是江西一大特色鱼种,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鲤属,被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适宜推广的水产养殖品种。目前对荷包红鲤的消化生理研究较少,有关其胰蛋白酶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到报道。本论文主要从这两方面开展研究,并初步探讨了胰蛋白酶的固定化处理方法及应用,以期能为鱼类基础营养研究和饲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使胰蛋白酶的利用达到更高一个层次。1、荷包红鲤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主要有四个步骤:粗酶液提取、硫酸铵分级沉淀、亲和层析、SDS-PAGE分子量测定。结果显示,含25mM钙离子的粗酶提取液,激活20小时效果最佳;用30%-70%硫酸铵分级饱和度可收集得到大部分胰蛋白酶。亲和层析阶梯洗脱法在pH3时收集得到蛋白峰,经检测具有胰蛋白酶活性。经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后仅显示一个条带,推算其分子量为26.5kD。最终荷包红鲤胰蛋白酶的纯化倍数达到151.4倍,酶比活力为84.81U/mg,产率17.4%。2、荷包红鲤胰蛋白酶的部分性质:pH、温度、米氏常数Km胰蛋白酶比活力在pH=7.5时达到最大值,pH 6-7.5之间呈上升趋势,而在PH 7.5-10之间呈缓慢降低趋势。温度适应能力在4-40℃之间,酶比活力呈上升状态,在40℃时酶比活力达到最大值,在60℃时酶比活力明显减小。胰蛋白酶催化水解BAPNA的动力学过程,得到的Km值为0.056 mol·L-1。3、胰蛋白酶的固定化壳聚糖为载体,以共价偶联的方法,探讨了壳聚糖颗粒制备过程及固定后胰蛋白酶的部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2.5%壳聚糖胶体在碱溶液内凝结成的细小颗粒经0.5%的戊二醛交联后固定效果最佳,即为结构化壳聚糖颗粒。每克壳聚糖颗粒用6mg未固定的游离胰蛋白酶固定,达到最佳固定效果,酶比活力101U/g,回收率42.6%。壳聚糖-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性质: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8,但其耐碱性明显变宽,pH为10时其活力仍有最大活力的87.7%。固定化酶在40~60℃范围内活性最高,80℃时仍具有最高活力的60%。固定化酶的Km值比未固定游离态酶的高出约一倍,但经五轮重复实验后,固定化酶仍具有30%的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