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垄沟灌条件下节水效应试验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试验对宽垄沟灌条件下作物棵间土壤蒸发规律、计划湿润层总体土壤水分动态和不同层深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灌秸秆覆盖处理对作物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大田试验实测数据,分析了宽垄沟灌和常规畦灌分别在三种不同灌水控制下限的灌溉条件下棵间蒸发的耗水变化规律,对作物每个生育阶段的棵间土壤蒸发量在其阶段耗水量中所占的比例变化情况以及每个处理总的棵间蒸发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关系;分别绘制出了棵间土壤蒸发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曲线图,对影响棵间土壤蒸发的两大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分析了试验田间灌溉后的土壤蒸发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宽垄沟灌能够明显的减少棵间蒸发,并且效果比较明显,从而可以产生明显的节水效果;相对棵间土壤蒸发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叶面积指数均呈良好的指数函数的关系;灌溉后的前几天,为了达到节水目的,尽量采用少次、多量的灌水方式,并且减少表层土壤湿润面积和时间,在降雨和灌溉后前几天应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拟制棵间土壤蒸发。(2)通过观测不同灌水方式根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揭示了不同灌水方式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研究作物的每个生育阶段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夏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波动较冬小麦频繁,周年内,水分处理越高,土壤含水量波动越大,0~20cm土层内土壤含水率波动频率大,且波动幅度也较大,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含水量波动减小;两种作物都是拔节期到灌浆期耗水量最大,约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45%~50%;与传统畦灌模式相比,沟灌各水分处理的耗水量减少38.15mm~44.13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9.17%~22.73%。六个处理中L-70综合表现最优,因为其产量较高、耗水量适度,最主要其水分生产效率最高,两组L-70处理平均分别达到1.84 kg/m3、1.81kg/m3。(3)研究了宽垄沟灌种植下3种水分处理和4种覆盖处理对夏玉米阶段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水分处理下,秸秆覆盖增加了夏玉米的产量,其中F2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率可达2.68%~4.58%;出苗—拔节期覆盖处理表现出明显的保墒能力,较F0最高可节水8.32~9.81 mm,拔节—抽雄期和抽雄—灌浆期降雨较多,导致大量的无效水蒸发,F2覆盖处理最适宜;结合水分处理和覆盖处理,L-70水分处理和F2覆盖处理效果最优,产量高达7 815.42 kg/hm2,耗水仅为366.09 mm,水分利用效率为2.13 kg/m3,降水利用效率为5.73 kg/m3。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Tm,Ho双掺的激光系统,利用速率方程理论,得出了激光各能级的反转粒子数分布规律.通过计算预测出了超过1 ms的时间有巨脉冲的光子输出,脉冲能量为88.4 mJ,脉冲宽度为4
提出量子力学算符Hermite多项式方法,即将若干常用的特殊函数的宗量由普通数变为算符,并用它来发现涉及Hermite多项式(单变数和双变数)的二项式定理和涉及Laguerre多项式的负
InGaN/GaN基阱垒结构LED当注入的电流密度较大时,LED的量子效率随注入电流密度增大而下降,即droop效应.本文在Si(111)衬底上生长了InGaN/GaN基蓝光多量子阱结构的LED,通过将
本文较系统地综述了适合准晶的线弹性理论,准品位错的基本理论和实验鉴定,准晶位错的弹性理论,以及准晶高温塑性形变的微观机制。
<正> 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包括《幻灭》在内)的评论,人们似乎已经论述不少了:本文只想着重谈谈长篇小说《幻灭》对法国二十年代的生活面貌和那个时候阶级关系的反映。时代的
<正> 《当代外国文学》1985年第2期发表陈敬詠的文章:《论苏联战争题材的三部“全景小说”》。文章指出,六十年代苏联出版了一大批描写苏联卫国战争广阔画面的长篇巨著,它们
文章主要介绍了梅钢连铸工程主体(I)标段项目在建设期间深基坑维护的工程实例,该工程最深基坑平面布置为矩形,长约108.6m,宽约6.8m,开挖深度-11.0m。因此,设计采用2&#215;φ700mm,L=8m的
医院作为向广大群众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机构,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患者和伤员,也包括特定生理状态的健康人以及完全健康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要有敬业精神,良好
简述了静态应力应变测量的基本方案,并对方案实施中的几个测量技术问题做了较详细的论述,给出了测量结果的一般分析方法.
针对直接冷弯成形工艺制备的高强度钢方管出现弯角力学性能下降、冷作硬化效应明显和残余应力集中等问题,提出了在线局部感应回火工艺.该工艺有效解决了冷成形高强度钢方管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