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卜荪与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转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i900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荒芜幼稚的萌芽(1919-1927)、广泛的探索(1928-1936)、拓展和成熟(1941-1949),在艺术上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四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的成熟期和高峰期,它既不同于浪漫派喷发式的抒情,也不同于30年代现代派顾影自怜式的苦闷,而是多了一种对生命、人生的智性思考。探求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人尤其是西南联大诗人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从诗歌的主题到创作技巧都深深地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而把西方现代诗艺传授到中国,架通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关键人物是曾两度来到中国执教的英国诗人兼文学批评家燕卜荪。可以说,正是燕卜荪的教学,才使得那些还纠结在浪漫主义的漩涡中找不到诗歌发展出路的学院诗人找到了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兴趣开始转移到现代文学,诗歌也开始更深层次的向“现代主义”转变。本文试图梳理和探讨燕卜荪对中国现代诗,尤其是对40年代中国新诗人的影响。以期重新审视和定义燕卜荪在中国新诗发展的重要地位,找到40年代诗论及诗歌风格发生转变的源流及表现。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又分为四章进行讨论。绪论缘起:40年代的中国诗歌发生变化,即浪漫主义逐渐衰落,现代主义乘势而起谈起,进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找出关键人物燕卜荪。在总结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明确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介绍燕卜荪的生平及其诗学成就。因为本文的重点是写燕卜荪与中国四十年代现代诗的关系,所以本文把研究对象确定在燕卜荪来中国之前的诗学成就,即《朦胧的七种类型》及语义分析批评。第二章介绍燕卜荪与中国。在这一部分中首先介绍燕卜荪在西南联大——掀起“现代主义”之风,然后进一步分析燕卜荪诗学和教学对西南联大诗人产生影响的深层原因,即西方现代派诗歌理论和技巧是如何进入到中国现代诗歌语境中的。在这一部分通过燕卜荪在诗学方面发现“朦胧”为中西诗学的交点、类似的时代背景、诗歌自身的发展、相似的精神气质四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三章从诗歌理论的角度指出燕卜荪诗学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影响以及中国现代诗人对其理论的接受和升华。在这一章中,论述了朱自清先生“新的解诗学”、钱钟书“两柄多边”理论、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等现代诗学,将它们与燕卜荪的“朦胧”理论做了比较研究,从中看出之间的渊源关系。第四章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人的诗歌和燕卜荪等西方现代派诗人的诗歌,明确了燕卜荪“朦胧”理论、“语义分析批评”及教学实践对中国现代主义诗人尤其是西南联大诗人的影响。结语本课题立足中西诗学与中西现代主义诗歌,厘清了燕卜荪的诗学及其教学实践活动对中国现代诗学和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明确了燕卜荪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跨文化视野中,揭示燕卜荪和中国文化的双向阐发式影响及其本土化。
其他文献
综述了硅橡胶的热老化机理,分析了生胶主链、侧基、端基、摩尔质量及添加剂对硅橡胶耐热性的影响。
针对目前钢铁业激烈的竞争环境,分析了钢铁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的背景和必要性,并从服务理念、制造模式、组织框架、销售模式、信息物流平台、企业文化等方面阐述了钢铁企
为降低常规化学镀的施镀温度,采用低温超声波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了镀波成分、工艺条件的影响。与传统化学镀镍工艺相比,该工艺所得镀层含磷量高、硬度高,组织结构致密均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事物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就服装来说,各种潮流服饰更新换代较快,传统服装印花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服装的更新换代需求。数码印花就是一次服装印花革新,
<正>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办公自动化系统因其具有提高办公效率、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加强文件管理和监控等特点,
当前,我国城郊旅游开发存在着缺乏统筹规划思想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水平较低,经营资金不足以及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应从管理机制、产
房地产合作开发是集土地资源、经营资金、开发资质为一体的有机开发模式.但在司法实践中也是纠纷多、争议大、疑难复杂的房地产开发形式.本文以一起一方提供对象土地.一方提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儿近期预后。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213例住院S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3例SA
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推进税务信息管理智能化工作,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分析传统税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税务信息管理平台。平台包括3个
人民币汇率改革使企业直接暴露在汇率风险之下,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控制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企业在签订交易合同过程中,除了应注意选择货币的问题之外,还要充分利用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