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妇女为中心,具有开放性和颠覆性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深入到文学、文化领域的成果。本文通过对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溯源及其基本概念的梳理来进一步论述这种批评理论如何从性别意识出发,清理男权制的性政治以及如何在建立女性美学和标举差异中,不断建树自己的理论,并进行影响研究,论述了中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胎生于女权主义运动,因而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的理论来源是复杂的,受到了新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以及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影响,并且主要继承了两位女权主义先驱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西蒙●波娃的理论创造,呈现出多元的面貌。 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以法、英、美三个流派为代表。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主要是针对妇女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女性写作”理论,以激进的态度来颠覆男权语言观对女性的压抑。为此法国三位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朱丽娅●克莉斯蒂娃、海伦娜●西苏和露西●伊瑞加雷分别创立了“女性写作”、“女性谱系和女人腔”和“符号学”在语言中建构主体。但她们共同的弱点是过分强调女性生理和语言,这实际上既是对政治实践的逃避,又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由于英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结合了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又趋向于美国式的文本分析,因而本文第三部分着重论述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文本和带有男权意识的传统进行颠覆以及在文本中重塑妇女形象、表现女性意识 和重建女性文学传统。 西方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影响至中国,中国和西方不同的 国情决定了中国当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理 论模式,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井不能否定中国不可能有“女权主 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眼 界的开阔以及思想观念的解放使中国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有了较 商的起点。从产生到发展,中国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墓本呈页种 态势:一是在80年代注重将女权思想和现实主义批评原则结合, 形成一股现实主义—一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主嘲。另一种夜势是90 年代以来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全面展开,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们 借鉴西方多元化的文学理论,用女性的角度对文本、语言、文学 传统进行全新的阐释,用西方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来观照中 国的文学创作。使中国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蓬勃发展起来。近些 年来,随善中国女性文学的兴起,为中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提供 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目的是要通过阅读和写作的革命,唤起 茁个社会对女性向题的重视,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也是 其定义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