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脑供血不足型眩晕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脑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外文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EMbase,BMJ数据库等国内外各大数据库。相互交叉检索以防漏检或误检,并辅手工检索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相关期刊文献。检索时间截止到2014年10月20日。由3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2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89篇合格文献,涉及12829例受试者。采用中医汤剂口服治疗为干预组的文献17篇;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汤剂口服+西医)治疗为干预组的文献9篇;采用中成药治疗为干预组的文献17篇;采用中西医结合(中成药口服+西医)治疗为干预组的文献46篇。所有文献评价等级均为C级。中医药治疗脑供血不足型眩晕Meta分析提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并在增加血流量、抗聚、降脂、改善症状、减少复发等方面表现一定优势,但在安全性、随访、生活质量方面有待进一步评价。在异质性检验上,有44项研究存在异质性,余皆存在同质性。发表性偏倚检测显示,纳入研究的倒漏斗图均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故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性偏倚。结论:单纯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供血不足型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由于受纳入研究文献质量限制,当前证据尚不能确定完全适用于临床,应用上述结论需慎重。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加味玉屏风散对实验性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鼠,通过观察其对实验性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小鼠的症状及血清中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