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兼具自然和人文的属性,高中地理内容更是紧密联系自然和社会。但是,基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体制,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教学仍受限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教育规律的探索也使得学科发展的广度、深度有了重大突破,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同时,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要求的提出,更为学科间的整合教学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为基础,围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兼具自然和人文的属性,高中地理内容更是紧密联系自然和社会。但是,基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体制,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教学仍受限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教育规律的探索也使得学科发展的广度、深度有了重大突破,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同时,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要求的提出,更为学科间的整合教学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为基础,围绕“跨学科教学”、“知识整合”等核心概念,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学习迁移理论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有关高中地理跨学科整合教学方面的研究观点、方法,总结跨学科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梳理了人教版地理1中可以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的知识点。再次,根据学生调查问卷和高中地理教师的访谈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了高中地理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的认知以及实施情况,并结合已有的跨学科整合教学案例分析,总结目前高中地理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案例的特点。最后,提出地理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案例设计原则,设计有代表性的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案例并进行实践与反思。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梳理人教版地理1中的跨学科知识,发现其中可以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知识点较多,教师根据知识联系整合各学科内容进行地理教学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可行性。第二,从学生、教师调查中发现目前高中地理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存在学生对地理跨学科整合教学认识和接受程度有限、主动性不强,教师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认知和能力有限、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对现有地理跨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地理跨学科整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础是知识联系。第三,明确地理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为以课标为导向,整合学科知识培养综合思维;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核心问题安排整合探究;以适度为原则,合理整合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以地理为根本,融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学设计。第四,在以上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地理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案例,并在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与实践反思中发现:教师如何能够将跨学科知识整合设计运用的恰到好处是进行跨学科教学案例设计的难点且实际的地理跨学科知识整合案例实施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设计和实践时应该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明确和教学方法的选用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契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案例,有效做好教学实施。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既是一种群众性的政治仪式,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有完善组织、能够产生重要政治效能的纪念活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纪念活动不仅是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政治诉求的载体,而且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而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深
从古埃及文明的纸草书文献,到我国汉晋时期东吴人赵爽所著的《周髀算经·注》,再到十九世纪欧美的数学教材,都遍布着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探究的印迹.现今中学教材中,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学习章节内容.以数学史视角再度开发,创设HPM视野下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教学,是课改时期新探索与实践.现以《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课堂教学为例阐述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的现实意义.
瑞典教育家胡森把教育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稳步持续的推进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对于教育公平的关注点已经从宏观层面关注入学权利和机会的起点公平向微观层面的教育过程公平发生转变。学习作为教育过程中核心事件,学习机会公平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对于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是教育过程公平的主要发生场所,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从
19世纪后期英国发生了一场著名的艺术官司,主角一位是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Abbott Mc Neill Whistler,1834—1903),另一位是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二位同是19世纪中晚期活跃于英国的著名人物,却因一幅绘画作品而对簿公堂。由此引发了“惠斯勒与罗斯金之辩”。“惠斯勒与罗斯金之辩”看似是关于绘画制作工艺优劣的冲突,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登哈特夫妇提出的关于公共管理的新型理论,该理论关注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倡导政府角色由“掌舵”向服务转变,重视公民参与和人本身。当下阶段,我国政府职能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要义与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自2014年司法部提出公共
青少年法律知识的教育及普及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目前的普法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方面,普遍存在方法陈旧,教师照本宣科,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性较强的法律课堂有较高的契合性。目前中职法律课堂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却并不普遍,应用效果也差强人意。本研究以中等职业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实践中最为基本的关系形式,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出现而产生,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工具理性等社会异化理性的侵蚀下,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逐渐演变成为社会主体的重要行为准则。在此背景下,师生关系的发展也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产生了单向度、主体间性缺失、间离性以及功利化等一系列异化问题。然而,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
本论文立足于中国当代语境的视角下,锁定了中国为社会背景,当代为时间背景,结合该时空背景下的特殊语境,对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及在中国当代的时空语境中,乡土油画受到启发并借鉴吸收其他优秀的文化,呈现出乡土与写实主义、超写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元素相结合的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气象进行探讨。从中国当代艺术语境全球化、都市化、艺术传播媒介化等三个主要特征入手,构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动力,金融稳定和安全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在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中央就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要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中央又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新时期“三大攻坚战”之一,要求从中央到地方要不断健全强化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防控金融风险的发生。明确各地方政府是防范和处置地方金融风险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牢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