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汉“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主表被)”已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目前本文发现了一些问题。研究仅仅集中在“主表被”的一种类型上,即“中动句”,忽视了此范畴的其它类型。对“中动句”的派生过程争论不休。另一些研究则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单一描述性研究,缺少全面的认识。尤其在句法领域中“主表被”对比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目的是对英汉“主表被”进行全面系统地对比研究,从深层、表层关系上审视了“中动句”的生成。通过英汉“主表被”对比,描述、分析解释该句式的共性和个性。而且归纳、解释英汉“主表被”中的生成过程和生成制约条件。同时,充分运用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指导、结合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其进行对比研究。 本文对英汉“主表被”进行了对比分类。以句法、语义特征为标准,将其分为两大类:一般“主表被”和特殊“主表被”。以此分类为基础,对这两类英汉“主表被”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在一般“主表被”的研究中,运用约束、空语类、移位生成等理论,对英汉一般“主表被”的构成要素—主语、谓语及修饰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前人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本文认为NP+VP+ADJ也属于“中动句”。从而以两个句子结构为出发点,对英汉一般“主表被”中的NT+VP+ADV及NP+VP+ADJ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其生成限制条件。在特殊“主表被”对比分析中,发现了两种语言中的有些特殊“主表被”是NP+VP+MP的变体形式。汉语有些特殊“主表被”也是NP+VP的变体形式。由此提出了该结构的生成限制条件。 最后,归纳和解释了在英汉“主表被”中的生成过程和生成限制条件。英汉“主表被”是由受事为焦点的两个底层结构而转换生成的一个表层结构;同时,句子各组成要素具有特殊的语义特征和内在联系。这种生成解释遵照了经济原则,没有多余操作,仅涉及一次移位,更好地解释了英汉“主表被”。但是英语“主表被”比汉语的限制更严格。总之,本文发现并解决了一些问题,为“主表被”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发现一些有待研究的新问题。尽管对该结构认识还不深入透彻,希望本文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并对句法学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