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仍然存在公平性欠缺、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性不高和可及性差等缺陷,这些缺陷通过“看病难、看病贵”反映出来,成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焦点问题。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偏离了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目标是“看病难、看病贵”重要原因。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执行环境复杂致使政策实施效应不佳;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制定缺乏对政策参与主体即医疗服务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参保居民三方的利益关系深入分析,从而没能有效调节政策参与住体的行为选择,都不同程度的导致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偏离政策目标值。本论文以上海为例,运用公共政策理论以及公共政策模型,在实证调研基础上,对上海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影响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执行的各种因素;其中着重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行为选择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以及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制定时应当如何调整政策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及政策执行实现预期目标的条件。首先,对上海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历程进行回顾,分析上海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概况以政策制定情况;其次,选取上海市松江区,进行抽样调查和数据处理,选择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对上海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执行的效率性、公平性、效益性、回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再次,在对政策效应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执行的一般性因素,如政策问题的可处理性、政策本身的问题、政策外因素等,并着重研究政策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效应的影响以及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应当通过调整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各方政策参与主体利益的实现,也能够更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最后,针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从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政府部门职责、加强经办机构建设、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建设管理、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综上所述,上海作为全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代表之一,鉴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呈现出自身特色且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要在本世纪前十年实现世界级城市的目标、配合国家新一步的医改计划,上海还需要不断完善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