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皇太极时期,清朝对朝鲜潜通明朝问题的交涉研究,并对清鲜关系进行思考。本文以朝鲜潜通明朝为中心,阐述就潜通明朝一事清鲜双方是如何交涉的,并从清朝的角度出发,分析清朝处理朝鲜潜通明朝问题政策波动的原因,从而更深地了解早期清鲜关系的丰富内涵。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研究皇太极时期清朝对朝鲜潜通明朝的交涉这一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介绍了多年来学术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对朝鲜潜通明朝这一现象历史背景的阐述,即1627-1637年朝鲜与后金(清)关系演进情况,分“丁卯之役”后朝鲜与后金关系和“丙子之役”时期朝鲜与清朝关系两个时段分别进行考察。“丁卯之役”后,朝鲜与后金就刷还逃人、义州与会宁开市、贡物多寡、处理皮岛等问题进行交涉,从而展示这一时期朝鲜与后金的复杂关系。1636-1637年“丙子之役”,此间清鲜关系巨变,朝鲜战败,签订城下之盟,朝鲜世子入沈阳为质,清鲜原来的兄弟之国变为父子之国。
第三部分根据史料对1637-1643年清朝对朝鲜潜通明朝的交涉问题进行梳理。第一个交涉的潜通问题是清对朝鲜助其攻明的问题,表现为1636-1637年金堉朝贡明朝活动以及后来鲜明私通票文、违误师期、海上沉粮、覆没舟师等事。第二个交涉的潜通问题是朝鲜独步僧屡次往返明鲜两地传递票文,以及崔孝一以私书通明朝之事。第三个交涉的潜通问题是处理朝鲜通明大臣之事。在阐述这三个问题的同时,介绍清朝处理朝鲜潜通明朝事件的态度,描写清朝对等事件是如何处理的。
第四部分根据清朝对朝鲜潜通明朝的交涉问题的梳理,分析清朝处理朝鲜潜通明朝问题政策波动的原因,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清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另一方面是清朝努力使朝鲜认同其正统地位,以此进一步思考早期清鲜关系的复杂性。
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分析了早期清鲜关系的特殊性,总结清朝处理朝鲜潜通明朝问题政策波动的原因。旨在从清朝如何处理因朝鲜潜通明朝所导致的复杂三角关系,以及清朝最后入主中原所引起的朝鲜人在华夷意识、名分与国家利益之间冲突并如何处置的问题,来阐述清鲜关系,揭示早期清鲜关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