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混凝土损伤特性的细观开裂机理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混凝土是在大空隙率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灌注水泥基材料而形成的一种路面材料。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复合混凝土路面显著提高了高温稳定性,同时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能、抗滑性能、耐磨性能也有所改善。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发现,复合混凝土存在着早期易剥落、开裂的问题。当前对于复合混凝土开裂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改进复合混凝土特别是水泥浆料的材料设计,通过试验方法验证其抗裂能力,缺少对于复合混凝土开裂机理的研究。为明确复合混凝土微裂纹产生的位置规律及变化特点,展开复合混凝土细观开裂机理的研究。首先,开展复合混凝土损伤开裂室内试验,其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土在水热耦合加速破坏的试验条件下,复合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石会产生微裂纹,逐渐扩展产生碎裂;同时水泥石和沥青粘结界面产生损伤开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复合混凝土开裂产生的机制,特别是在水泥浆料收缩和温度等因素影响下,材料内部的应力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受力状态下材料粘结界面的损伤及演化规律。其次,依据复合混凝土细观结构特点,在有限元软件中,完成复合混凝土细观结构模型的构建;通过粘附接触对模拟沥青的粘结作用;利用内聚力模型表征粘附接触对的力学模型。而后开展水泥石收缩作用下复合混凝土内部力学响应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石收缩时,水泥石自身和水泥石—集料粘结界面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是微裂纹易产生部位。在荷载作用下,复合混凝土内部集料间的粘结部位出现显著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后,开展复合混凝土直接拉伸和直接剪切的模拟研究,分析了两种作用下复合混凝土内部的粘结界面损伤及演化规律。再次,分析温度变化对复合混凝土材料影响特点,建立复合混凝土局部接触模型。利用DSR试验获取沥青的基础数据,将其转化为广义Maxwell模型参数从而为沥青赋予黏弹特性。利用局部接触模型,开展日温度变化下局部界面应力响应研究,明确了复合混凝土局部在升温和降温作用时内部的应力分布特点,证明复合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石—集料粘结界面为复合混凝土内部易开裂的薄弱部位。同时,开展复合混凝土局部接触模型在不同温度范围和不同降温速率时的温度应力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越低,降温速率越快,复合混凝土内部的应力水平越高。最后,分析了复合混凝土局部接触模型在实测温度变化条件下的内部应力演化规律和不同沥青胶浆对复合混凝土温度应力影响。结合哈尔滨实测温度曲线,发现复合混凝土内部的应力演化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特点,11月和2月份内部拉应力达到峰值。为指导实际复合混凝土沥青胶浆配合比设计,选用不同沥青和不同填料拌合成为沥青胶浆,结果表明在低温时,复合混凝土温度应力对沥青胶浆的低温收缩系数最敏感。基于本文研究成果,为减少复合混凝土微裂纹产生,提出如下建议:在选用水泥浆料时,对其收缩率严格控制,同时兼顾早期抗拉强度;对水泥浆料与沥青的粘结界面强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开发一套评价这一界面粘结强度的方法,明确相应指标,在材料选用时,将这一粘结界面的强度等级纳入评价体系;在选用基体沥青混合料沥青种类时,将沥青或者沥青胶浆的低温收缩性纳入评价体系,优先选用低温收缩系数较小的沥青。
其他文献
随着水下舰艇和自动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潜航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资源开发及水下工程作业,展现出良好的作业能力。AUV在海洋环境下的成功推动了将其向小型民用产品方
蚯蚓粪是蚯蚓堆肥的主要产品,因较高的实用价值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热点。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蚓粪在污泥堆肥稳定化过程中的作用较为理想,能够快速稳定城市污泥的有机质。基于对
今年,省、市纪委监委把加强同级党委(党组)和"一把手"监督工作放在宜丰县进行试点,宜丰县委对此高度重视。7月1日,召开了全县同级党委(党组)和"一把手"监督工作部署动员会,制
页岩气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新型能源,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深受人们关注。目前,通常采用水压致裂的方式来开采页岩气,开采方式比较单一,由于人们对新型非常规能源储层特性规律认识
BIM技术2003年引入中国,前十五年发展缓慢,近几年才开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国家的鼓励与推动下,设计院最先尝试BIM技术,此时的BIM可以理解为建筑信息模型,但技术的转变需要大量人力与时间,目前得到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各大业主单位为了能更加高效的管理现有桥梁,同时响应国家号召,也开始应用BIM技术,这里的BIM已经发展为建筑信息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管理方式。利用BIM模型的信息集
由于有机锡化合物具有的抗肿瘤活性使其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有机锡能与氧,氮,硫等生成稳定的配合物,而席夫碱因为良好的生物活性一直是配合物的首选。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 10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中国自然灾害防治要求,切实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开展黄土地区滑坡稳定性评价对治理防护黄土地区滑坡等灾害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本文以延安市吴起县合
水泥固化是当今世界上被广泛应用的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之一,其具有对含高毒重金属废物的处理特别有效、固化工艺和设备简单、水泥原料和添加剂便宜易得、形成固化体的强度、
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影像轮廓线叠差分析获取桥梁全息变形及结构状态演绎方法探索(51778094)”,借助机器学习构建监测数据与桥梁安全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尝试将机器学习与桥梁结构长期健康监测进行结合,对机器学习在桥梁安全状态识别中的应用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原始数据相似度矩阵的钢桁混凝土组合梁训练数据样本繁衍方法研究在实验室内设计并制作缩尺的钢桁-混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增加的态势。预计世界上每年新增1400万例的肿瘤患者,由于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往往会导致人类的死亡,目前,肿瘤是第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