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低周疲劳行为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具备优异的高温性能,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单晶高温合金在服役过程中的低周疲劳断裂具有产生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对其疲劳性能的研究尤为重要。同时,单晶合金具有各向异性,晶体取向是影响疲劳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一种3Re的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001]、[011]和[111]三种取向合金在980℃的低周疲劳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观察断口、变形后的微观组织以及微观位错组态,分析合金的低周疲劳断裂机制与变形机制。  合金三种取向的疲劳行为研究表明:在980℃总应变幅控制的低周疲劳实验中,[001]、[011]和[111]三个取向的低周疲劳寿命均随着总应变幅的增大而降低。疲劳寿命具有取向依赖性,这主要与弹性模量的差异有关。其中[001]取向弹性模量最小,疲劳寿命最长,[111]取向弹性模量最大,疲劳寿命最短。  对合金三种取向疲劳断裂机制的研究表明:三种取向的裂纹从表面或亚表面铸造缺陷或表面氧化处萌生,主要沿非晶体学平面扩展,而[111]取向部分试样沿晶体学平面扩展,循环塑性变形是主要的疲劳损伤机制。在瞬断区,还伴随一定程度的蠕变损伤。对于断裂后的试样,[001]取向断口几乎与应力轴垂直,γ相沿着与应力轴垂直的方向形筏,易在不同滑移平面上发生多系滑移;[011]取向断口不平整,γ相沿与应力轴45°的方向形筏,易开动同一族的滑移系;[111]取向断口最为凹凸不平,没有明显的形筏方向,易发生多系滑移以及不同族滑移系间的交滑移。对于[001]和[011]取向合金,二次裂纹易沿形筏方向扩展,而[111]取向合金,易在裂纹扩展平面相交的界面处形成二次裂纹,并沿某一扩展平面扩展。  观察位错组态变化的结果表明:合金的三种取向在应变幅较高时,循环起始阶段都表现出初始循环软化的特征。但当应变幅较低时,[001]取向中位错不均匀地分布在与应力轴垂直的γ通道中,通过交滑移和攀移的方式运动,由位错湮没和重排引起的位错回复过程以及γ相的粗化起主要作用,使其表现出初期的循环软化特征;[011]取向位错滑移主要集中在屋顶通道,γ通道中大量的平行位错带,降低位错相互作用的几率,阻碍位错运动,表现出初期的循环硬化特征;[111]取向位错密度增大且分布均匀,位错线排列不规则,γ通道中有大量位错缠结,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表现出初期的循环硬化趋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