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可以揭示资源环境等因素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利用区域内优势资源,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安徽省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果树种植,各地市已形成特有的果树产区。砀山县属于黄河故道区域,是我国优质黄桃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连片黄桃生产基地。黄桃产业已成为砀山县农业产业三大支柱之一,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当地果农、合作社、企业间,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业产业组织。因此,研究果树产业组织模式对果农收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在分析安徽省果树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实地调研136份砀山黄桃种植户调研问卷,提出砀山黄桃产业现阶段存在哪些产业组织模式,果农选择参与产业组织模式的原因是什么,果农选择参与产业组织模式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对果农收入影响如何等问题。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研究果农选择产业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再运用多元回归模型验证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对果农收入影响的假说,最后针对现实问题及实证结果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样本区内存在“农场+职工承包”模式、“合作社+果农”模式、“经纪人+果农”模式三种产业组织模式,得出研究结论:(1)安徽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环境条件都适宜果树产业发展。近十年来,果树产业果品产量及果园面积总体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2)仅25%的果农选择参与“农场+职工承包”模式和“合作社+果农”模式这类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3)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种植经验、风险感知度、黄桃生产认证对果农选择“合作社+果农”模式有显著正影响,年龄对果农选择“合作社+果农”模式有显著负影响;受教育程度、土壤肥沃程度、种植经验、信息获取程度、补贴满意度对果农选择“农场+职工承包”模式有显著正影响,年龄、家庭劳动力结构、农机财产、风险感知度对果农选择“农场+职工承包”模式有显著负影响。(4)果农选择参与“合作社+果农”模式,能够提升果农收入;选择参与“农场+职工承包”模式,不能够提升果农收入。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户增收;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农户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引导农户参与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为农户提供选择;加强产业组织管理,提升带动农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