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2015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高达4.13亿,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高达3.88万亿元,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随着电子商务活跃度持续提升,快递业的发展也保持高昂的上升趋势,快递业收入占全国GDP比重逐年增长,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顺丰速运是民营快递企业中无论是收入还是服务质量都连续几年第一,因此本文以顺丰速运为研究样本,对于研究快递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文章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1-3章,其中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对快递企业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述评;第2章交代了本文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章介绍了快递的相关定义、特征和分类及网络的组成要素和模式,简要分析目前国内快递市场发展状况;第二部分是4-6章,其中第4章简要介绍了顺丰速运的发展历程、运营模式及海外市场的拓展;第5章详细分析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顺丰自营门店,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门店分布的主要因素,并对全国省级行政区快递业发展综合实力进行排序;第6章深入探讨顺丰速运网络组织模式,分开讨论航空网络与地面网络,并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第三部分是第7章,是文章结论部分。本文研究认为:(1)顺丰速运采用直营模式,将全国分为7大区域进行管理和操作,区域集散中心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发展为云仓,通过仓共享的方式,确保快递运输的时效性。(2)顺丰速运在全国共有三千多个自营门店,门店覆盖率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趋势,行政级别越高,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就越小,反之,行政级别越低,东部与中西部覆盖率差异就越大。(3)门店在全国呈现以珠三角为主核心,长三角为次核心的“双核多极”的空间集聚特征,且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分析表明城市综合实力因子、城市化水平因子和产业结构因子是影响门店空间集聚的主因子,省级行政区快递发展综合实力显示广东省遥遥领先,上海市紧随其后,与核密度结果基本吻合。(4)顺丰网络结构空网与地网都属于“混合”模式,结合“点对点”模式和“轴-辐”模式的优势。其中航空网络呈现以深圳、杭州为双核心的空间结构,航空运输适宜运营距离为1800km,最佳运营距离为1100km;地面网络采用“多枢纽混合”运输模式,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发现高速公路网密度每提高一点,中转场数量就增加0.07点,因此高速公路网密度是顺丰速运中转场建立需要考虑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