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塑造现代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及民族复兴的根本与关键。社会转型期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缠绕,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也是国民性在走向现代社会进程中的转变与提升问题。立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高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育人使命,紧紧抓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塑造现代人与现代社会,把全体公民的现代素质提升纳入考察范围,农民现代化便跃然理性观照视野,并成为中国国民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农民现代化的核心是观念现代化,因此,聚焦农民观念现代化开展研究,既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又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人的现代化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等相关理论资源,以人的观念现代化为直接的理论依据,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和农村实际,现实地考察当前农民的思想观念。本调查选取辽宁省庄河市长岭镇为调研地点,以该地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多种社会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对长岭镇农民观念现代化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客观把握农村居民观念现代化的状况,思考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育农民现代观念的应有作用。本项实证研究充分借鉴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和具体方法,以调查研究获取的具体资料为依据,将农民观念现代化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严格的定量分析,使得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逻辑与范式始终相互配合、贯穿全文。相较国内同一主题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结论而言,本研究最重要的发现在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群体的农村公务员、村委村干部、农村教师及学生,其观念现代化水平不高,不但未走在农村群体中的前列,反而在某些现代观念因素上低于农业劳动者。这一特殊发现值得认真反思和深入分析,可做进一步调查研究。从全文结构上看,除引言与结语外,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本论题的重要理论问题与核心概念,为下文展开理论分析做好铺垫;第二部分说明本论题研究的各项技术问题,主要从总体思路和实证范式方面加以阐明,使读者明了论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样本选取、调查和分析工具;第三部分详细描述农民的七大现代观念因素水平及其与个人基本情况的相关性,通过深入了解农民观念的现实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寻找突破口;第四部分整合归纳基本的研究结论,总结提高长岭镇农民观念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性对策建议,结合在调研地考察走访中了解到的真实情况,重点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民观念现代化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