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执行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以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指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下,通过政策制定、资金投入、产品供给、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地区与地区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大致相当,是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促进区域、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资料分析和走访调研的形式,了解日照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服务效能、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艺术作品创作情况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的现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环境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各区县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政策体现构建上进度不同;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水平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各区县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上参差不齐,占全部财政投入的比例不同;三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同,主要表现在各区县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四是基层文化队伍水平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各区县文化人才青黄不接,基层文化队伍数量差距较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文献分析法、数据对比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日照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具体原因,总结了进一步完善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对策。第一,要健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体系,做好共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执行的顶层设计;第二,要提高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执行机关的执行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绩效制度,强化政府部门共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第三,调动目标群体的内在动力,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第四,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执行环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大多是宏观理论方面的研究,从公共政策执行的角度以具体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研究对象的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日照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汇总并进行分析,从国内外研究理论和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日照市在共公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践上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长效机制。这样从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有利于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明确职责,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黑变是虾类贮藏和流通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黑色素的产生极大影响了虾的外观,降低了商品价值,给渔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不同种类的虾,黑变进程有很大差异。目前虾类黑变发生过程尚未完全探明,黑变差异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探究不同品种虾之间黑变进程差异的原因,本研究选取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和鹰爪糙对虾五个常见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黑变进程、比较酚氧化酶(PO)生化性质、探索酚氧
学位
罗非鱼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目前,罗非鱼多以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形式较为单一且附加值较低,而运用生物发酵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淡水鱼鱼糜热凝胶出现的凝胶劣化问题,还可以提高其口感和风味,对淡水鱼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罗非鱼鱼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研究罗非鱼鱼糜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对其品质及风味形成的影响,明确功能性微生物种类,进而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定向分离筛选相应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