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类、糖类、核苷酸、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低糖、低脂肪、高蛋白、多种氨基酸并存的特点,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珊瑚菌隶属于多孔菌目,珊瑚菌科,是一类药食兼用的大型真菌。但是对其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的研究较少,研究证明珊瑚菌中主要含有三萜、倍半萜、腺苷、大环内酯及吡喃酮化合物类成分。为进一步明确珊瑚菌的化学成分,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的研究:1.通过中药学化学成分的预实验,对珊瑚菌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该菌中可能含有挥发油、内酯、甾醇类、有机酸、萜类、糖类和蛋白。2.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热水提取法提取珊瑚菌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料液比1:2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0h,粗多糖得率为5.63%,影响粗多糖得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另外,考察了粗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发现该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3.采用GC-MS对珊瑚菌的石油醚索氏抽提提取部位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发现该馏分中主要含有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这5种化合物含量占总成分的95%以上。另外,通过溶剂浸提、硅胶柱层析等方法从石油醚萃取部位得到两个馏分(液态油状物F1和固态油状物F2),经GC-MS分析表明,F1主要有亚油酸,亚油酸乙酯,反式十六烷酸、十八烷、二十四烷和十八烷酸等;F2中主要有反式十六烷酸、油酸乙酯、十八烯酸、十九烯酸和二十四烷等。4.通过溶剂提取、系统分离、两相溶剂萃取、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结晶和重结晶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共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利用核磁共振谱(氢谱和碳谱)、质谱及其理化性质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石油醚层得到的5个单体化合物: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硬脂酸乙酯,乙酸乙酯层分离得到的原儿茶酸;其他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分别为1个碳水化合物和3个萜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