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沧七言律诗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p685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沧,字蕴灵,青州临朐(今山东临朐县)人,晚唐创作七律的重要诗人之一。现存其刘沧诗一卷,收近体诗101首,2首五律外余99首七律。就数量而言,刘沧及其七律创作是七律诗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就诗歌主题分类和艺术手法而言,刘沧七律有一些可贵的开拓和创新,同时,又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诗坛风尚,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和肯定。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刘沧七律进行研究。  第一章,分析研究刘沧七律的类别和主题。第一类为怀古诗。怀古是晚唐七律重要题材之一,刘沧怀古七律20首,总数不是最多,占诗集比例却为晚唐第一,研究刘沧怀古诗,对于了解和研究晚唐怀古诗有重大意义。第二类离别诗是传统题材,刘沧离别、隐逸七律写得并不出色,但反映了一定的时代风貌,流露了一定的真情实感,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第三类为抒怀诗。刘沧抒怀七律,多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往往交织着科举不第、行旅困顿、乡愁、生命易逝的哀叹、隐逸之志等复杂情感,集中反映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心境,通过分析刘沧抒怀七律,可以更好地了解晚唐的时代风貌和诗人的精神世界。以上三类诗歌中,刘沧怀古七律成就最高,后人多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章,分析研究刘沧七律的声律与意象。首先为声律研究,该部分包括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研究。用韵方面,刘沧七律多首句入韵、用韵规整、绝无出韵现象;平仄方面,诗人颇运匠心、勇于创新、创作大量拗救诗句;对仗方面,在遵从诗律的基础上,诗人不拘工对、大量创作宽对句。其次是意象和修辞的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刘沧七律意象选择、颜色字运用、情景交融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在意象的选择上,刘沧多以蒹葭、萍藻等细腻微小的自然事物入诗;在修辞手法上,刘沧多以“寒”、“苍”等冷色调入诗,意境朦胧、萧瑟。以上几方面特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刘沧七律质朴自然的诗风。  第三章,刘沧七律与晚唐七律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最近,网上有很多护眼小视频很流行。其中点赞364.9万、转发达34万的视频中,直接配以“长时间用眼看20秒缓解眼部疲劳”的文字。此外,还有一些视训练动态图片也很流行,要求眼睛跟着运动进行眼肌的训练。视频声称,盯着中心点看20秒,闭眼1分钟,眨眼20次,可以缓解眼疲劳,滋润眼球。那么,这些方法真的能护眼吗?  所谓的护眼视频不靠谱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熊瑛说,这些所谓的护眼视频都是“假”的。
期刊
作为三大“主干课”之一的口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重视。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而课文更是语言教材的主体,一本教材能否受到学习者的欢迎,课文的内容起着
夏日慢病是指在夏日发生、但又以慢性经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夏日慢病的发生多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非高温环境下,故未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其实,夏日慢病如不及时治疗,轻则影响健康,重则危及生命。  空调病:空调吹多了反而容易热  空调病是因为吹空调冷气,导致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为主,并兼有全身各系统症状的一种常见夏日慢病。症状有:久吹空调冷气后体温不降反升,多表现为低热(37.4℃~38.1℃
期刊
对于平时说话较多的人,比如教师,我们常会建议“多喝水”。多喝水真的有用吗?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程向荣说,过量用嗓后大口喝水尤其喝冷水是个误区。长时间用嗓,声带剧烈振动摩擦,咽喉部黏膜肿胀明显,充血发热。如果大量喝冷水,咽喉会骤然受到寒冷的刺激,血管骤然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局部代谢障碍,继发充血肿胀。  那么不喝冷水喝温水可以吗?程主任说,喝温水会比冷水刺激小一点,但一次别喝
期刊
造成干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高龄、环境、视觉终端的应用、隐形眼镜的应用、眼药水的过度使用、眼部手术的刺激、全身的风湿免疫疾病等。  为什么会得干眼症  一方面眼睛表面泪水少,另一方面,泪水的质量不好也是干眼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泪水并非简简单单就是水的成分,它是由泪腺、副泪腺和睑板腺及结膜杯状细胞共同分泌组成的,是一种弱碱性透明液体,由黏液、浆液(水液)和脂质组成。3种成分有机地分布在眼球表面,形成了泪
期刊
学位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患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大中城市的患病率高达10%,其中又以25岁~50岁的男性居多。脂肪肝已成为一种都市常见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体检时被检查出患脂肪肝时,往往是轻度的,人们都不太重视,简单地认为多运动,少吃肉就行了。其实,引起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一定要区别对待,然后根据病因去治疗。   多种因素引发脂肪肝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肝损伤最早的临床
期刊
关于沈从文及其创作的研究,诸多论者均将其置于“湘西世界”与“都市世界”二元对立的框架中。但沈从文的创作不只是两个系统的对立阐释,他的作品中,另有一书写“自我”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