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切花采后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75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切花生产是芍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切花品种的确定是芍药切花生产的基础,完善的切花采后保鲜技术的建立是切花生产的保证。本研究以103个传统品种为对象,研究了其切花的适宜性程度,并以其中15个品种为对象,进行芍药开花进程的研究;针对适宜切花的品种‘桃花飞雪’、‘奇花露霜’进行了适宜采收期、瓶插液、预处液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依据花色、切花瓶插寿命、花朵直径、着花量等特点,初步从供试的103个芍药品种中筛选出‘桃花飞雪’、‘晴雯’、‘蓝田飘香’等17个花、形俱佳的一级切花芍药品种及多个二级切花芍药品种。 2.芍药开放方式可以分成绽口型和非绽口型两种。两种开放方式从显蕾到衰老均可以划分为相互连接的七个时期。非绽口型分为硬蕾期、松瓣期、转色期、软蕾期、初开期、盛开期、衰老期;绽口型分为硬蕾期、开口期、松顶期、松蕾期、初开期、盛开期、衰老期; 3.‘奇花露霜’和‘桃花飞雪’在短期冷藏和长期冷藏时适宜的采收期不同。‘奇花露霜’短期冷藏时松瓣期、转色期、软蕾期采收区别不大;长期冷藏时以转色期最佳;而‘桃花飞雪’短期冷藏和长期冷藏时都以转色期为佳。 4.筛选出适宜‘奇花露霜’和‘桃花飞雪’的瓶插液各2个。 5.筛选出适宜‘奇花露霜’的预处液1个,适宜‘桃花飞雪’的预处液3个。
其他文献
宇宙学研究团队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早期宇宙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科技日报讯(记者 马爱平)7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夏俊卿、副研究员李虹、研究员张新民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蔡一夫组成的宇宙学研究团队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早期宇宙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利用最新的宇宙学观测数据发现,大爆炸前宇宙或源自收缩时空,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据了
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亏乏的现状,于2005~2006年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理论角度出发,对库布齐沙地常见的灌木树种沙柳(Salix Psammophila)、沙枣(Elaeagnus angus
Microsporogenesis and male gametogenesis are essential for the alternating life cycle of flowering plants between diploid sporophyte and haploid gametophyte gen
本文将国内外有关森林收获调整和生态采伐的理论与方法,纳入到森林采伐规划设计中。以江西省崇义县为研究对象,以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相邻关系,以尽量避免采伐相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