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location-based Inhibition of Return,IOR)是指对先前注意过的位置上的靶子反应变慢的现象。自Posner和Cohen(1984)发现返回抑制以来,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IOR时程影响因素的研究,其中探讨辨别任务IOR出现时程晚于检测任务IOR的机制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早期的注意重定向理论认为辨别任务中被试对线索化位置的注意脱离时间晚于检测任务,IOR出现的较晚。后期以客体档案为基础的三因素理论则认为,IOR的时程由三个因素决定:空间定向收益、空间选择收益和出现检测缺失,靶子加工所需注意资源的多少影响空间选择收益和出现检测缺失的作用,辨别任务靶子加工需要的辨别注意资源多于检测任务靶子加工,IOR出现的时程晚。采用flanker干扰和知觉负载的实验范式与IOR实验范式相结合,考查辨别加工所需注意资源对辨别任务IOR的影响模式是否与三因素理论一致,进而对三因素理论的适用范围进行考证。研究一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与靶子同时呈现的无关刺激和干扰对IOR时程的影响。实验1将一个无关刺激呈现在中央注视点位置或靶子对侧位置,结果发现辨别任务IOR在SOA为400ms时显著,早于以往研究中辨别任务出现在700ms左右的结论。实验2将flanker干扰范式与IOR范式相结合,在方框外侧呈现干扰刺激结果发现,在实验2中当外周的干扰与靶子不一致时IOR消失,易化效应显著,这些结果不符合三因素理论关于辨别任务需求注意资源越多,越凸现“空间选择收益”,IOR出现的越晚的观点。研究二将知觉负载与IOR研究范式相结合,采用了三个实验探讨多个无关刺激对IOR时程的影响。实验3中,无关刺激和靶子同时呈现在两个潜在靶子位置之一上,结果发现在所有的SOA(400ms、1000ms)均出现了显著的易化。而在实验4和实验5中,靶子和无关刺激分别呈现在四个不同的靶子潜在位置上,结果却发现IOR仅仅在实验4中在低知觉负载1000ms时IOR显著,其他实验条件都不显著,研究二的实验结果与三因素理论中有关靶子辨别加工需要的注意资源影响IOR的时程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是三因素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实验3和实验4、5中结果的不同趋势。研究三进行了两个实验,分别采用go-nogo任务和辨别实验任务,将flanker干扰和知觉负载水平与IOR实验范式相结合,试图呈现一种与现实更接近的场景,其中与靶子和搜索场景同时呈现的还有各种无关刺激,要求被试在场景中搜索靶子,而场景外还存在要求被试忽略的干扰刺激。结果发现,高知觉负载条件下,两个实验都没有出现IOR效应,而低知觉负载条件的研究结果却不一致。实验6在低知觉负载短SOA(400ms)干扰与靶子一致时出现了显著的IOR,而长SOA时IOR消失,易化显著。实验7结果发现,低知觉负载干扰与靶子中性的实验条件下,IOR在900ms和1400ms时显著,该研究结果不能用三因素来进行解释。研究一、二、三的结果表明,在返回抑制时程的机制问题上,尽管与注意重定向理论相比,三因素理论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加工所需注意资源的多少不能解释干扰呈现时和不同知觉负载条件下干扰对IOR时程的影响。当干扰呈现时,注意控制定势影响被试注意分配的策略,进而影响IOR的时程,而被试的认知控制影响高低知觉负载下的干扰效应,进而影响低知觉负载条件下IOR出现的时程。只有综合考虑注意控制定势、认知控制等自上而下的任务需求因素,将三因素理论修订为四因素理论,即空间定向收益、空间选择收益、出现检测缺失和自上而下的任务需求四个因素,才能解释因实验条件改变而产生的复杂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