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直体叶格尔及转体360°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来源 :成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1990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三维摄像解析法,对201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单杠资格赛和决赛进行拍摄,对邹凯、周施雄和张成龙的直体叶格尔动作和直体特格尔转体动作进行纵向和横向三维运动学比较分析,找到周施雄和张成龙动作失误的原因,揭示邹凯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并在运动学角度分析在直体叶格尔基础上发展直体叶格尔转体360°技术动作的关键要素,为教练员及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周施雄及张成龙动作失败的主要原因:周施雄转体动作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上摆阶段下肢的摆动效果不佳,伸髋达到最大值(212°)后髋关节角度减小(192°),屈膝幅度小,撒手时刻膝角偏大(173°),撒手时刻下肢向内摆动的水平速度偏小(左踝:-0.85m/s,右踝:-0.61m/s)。撒手过早(撒手角-5.44°),重心外抛的水平速度过大(0.24m/s)是导致其再握时刻重心离杠的水平距离太远而无法完成抓杠的直接原因。张成龙直体动作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上摆阶段虽然伸髋屈膝幅度大,但撒手时刻膝关节角仍相对偏大(164°),撒手时刻下肢向内摆动的水平速度偏小(左踝:-0.25m/s,右踝:-0.21m/s)。撒手过早(撒手角-12.18°),重心外抛的水平速度过大(0.29m/s)也是导致其再握时刻重心离杠的水平距离太远而无法完成抓杠的直接原因。(2)邹凯成功完成动作的主要技术特点为:两个动作的下摆阶段重心至杠平面时顶肩充分,肩角超过170°,髋角和膝角接近180°,身体姿态理想。下摆至最低点前屈髋至135°左右,为伸髋上摆创造有利的肌肉工作条件。上摆阶段伸髋屈膝充分,并在撒手时刻仍保持了相对较大的髋角(直体:217°,转体:216°)和较小的膝角(直体:153°,转体:155°),有利于缩短重心与单杠的水平距离(直体:0.78m,转体:0.82m,)。直体动作下肢向内摆动的速度较高(左踝:-2.15m/s,右踝:-2.20m/s),撒手角为杠上5.86°,重心水平速度为-0.17m/s,垂直速度为3.696m/s,腾起角为92.58°,腾空后重心为内抛;转体动作左下肢摆动速度高于右下肢,下肢向内摆动速度较大(左踝:-2.16m/s,右踝:-1.23m/s)。采用双手先后撒手技术,在右手撒手后0.04s左手撒手。左手撒手时刻撒手角为杠上3.49°,重心水平速度为-0.12m/s,垂直速度为4.36m/s,腾起角为91.58°,腾空后重心为内抛。(3)在直体叶格尔基础上发展直体叶格尔转体360°技术动作的关键要素为:在大回环上摆阶段提高下肢的上摆速度,以获得更大的腾空初始速度,通过腰腹肌的收缩使髋部绕身体垂直轴产生逆时针转动,左下肢向上摆动速度快于右下肢,伸髋屈膝充分并在撒手前保持伸髋和屈膝姿势以减小重心至杠平面的水平距离,下肢有一定的向内摆动速度,撒手时刻重心位于杠平面上,重心有适当的向内水平速度;建议使用双手先后撒手技术,利于撒手前的提前转体;腾空后髋关节由伸展位逐渐屈曲并在180°至160°范围内保持0.25s左右,之后再屈髋至125°左右,当身体翻转约3/4周,转体约270°时上肢屈肩伸肘,同时髋关节后伸准备抓杠。
其他文献
锐捷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捷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专门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企业、政府、电信运营商提供各种增殖业务的网络解
(一)北方一月尚冰冬,金猪已去年又逢。回首攻坚奔小康,展望世界驱大同。庆年祥钟声未落,冠状病毒势又雄。道路曲折夹风雪,扬鞭催马奋前行。(二)病从口入享野生,重灾武汉已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高亢激昂的旋律,耳熟能详的歌词,勾起我无限回忆。“我们勤劳,我们勇敢,五千年历史光辉灿烂”。透过厚厚的史书,我看到了引以为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