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日疟原虫疫苗候选分子PvMSP1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和功能的影响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4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间日疟原虫疫苗候选分子PvMSP1(Plasmodium vivax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分化成熟和功能的影响;(2)探讨PvMSP1通过TLR (Toll Like Receptors)通路活化DC的作用。方法:(1)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vMSP1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PvMSP1重组蛋白,Ni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快速液相蛋白层析分离系统(FPLC)进一步纯化并检测其纯度,SDS-PAGE电泳验证目的蛋白;(2)用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在细胞因子IL-4、GM-CSF的作用下获得未成熟DC (immature DC, imDC);(3)用不同剂量的PvMSP1(1.0μg/ml、10.0μg/ml、100.0μg/ml)分别诱导imDC继续分化;(4)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处理的DC表面成熟性相关分子CD83、CD86、HLA-DR的变化;(5)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0、IL-12的表达水平;(6)RT-PCR检测DC TLR4、TLR9mRNA的表达水平;(7)MTT法检测DC诱导白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1)获得了PvMSP1重组蛋白,其蛋白纯度达94%;(2)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在IL-4、GM-CSF的诱导下分化为imDC,细胞具有典型的DC特征性形态;LPS能够诱导DC成熟,其表面成熟性分子CD83、CD86、HLA-DR的表达均增加;(3)PvMSP1对DC表型的影响:与未刺激组比较,PvMSP1诱导组CD83、CD86、HLA-DR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P0.05,P0.05),但其不同剂量组各表型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4)DC细胞因子IL-10、IL-12的表达水平:与未刺激组比较,LPS诱导组IL-10、IL-12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1),PvMSP1诱导组IL-10、IL-12的表达量也均明显增加(P0.05,P0.01),但其不同剂量组IL-10、IL-12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5)DC TLR4、TLR9mRNA的表达水平:与未刺激组比较,PvMSP1诱导组DC TLR4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TLR9mRNA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其不同剂量组TLR4、TLR9mRNA的表达也均无明显变化;与PvMSP1各剂量组比较,LPS诱导组TLR4mRNA的表达增加(p<0.05),TLR9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6)DC对白体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与未刺激组比较,PvMSP1诱导组MTT数值均明显增加(P0.01),但其不同剂量组MTT数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PvMSP1具有促进DC分化成熟的作用,且经其诱导成熟的DC具备抗原递呈功能;(2)PvMSP1可经TLR4通路而非TLR9通路诱导DC成熟。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联系课文重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在少数民族汉语课堂中应该融入一些特有的元素促进教学。作者简单谈谈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汉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技巧  多年来,
摘 要: 新课改下,要提倡“少教多学”的新理念,新课程下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转变角色、观念,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要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教师必须找准语文课堂的切入点,抓住农村小学生的特点,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