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林经验方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玉林教授经验方“大清咽汤”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本经验方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总结出治疗急性咽炎有效安全可行并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案。  方法:  将与纳入标准吻合的外感风热证急性咽炎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分为4组,即是对照组A、对照组B、治疗组A及治疗组B各40例。对照组A选用复方硼砂含漱液含漱与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对照组B是在对照组A的方法上加用阿莫西林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A和治疗组B均是予王玉林教授经验方(大清咽汤)水煎服治疗。四组一个疗程均为7天,对四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医症候评分,治疗组B和对照组B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血常规的变化;治疗组A和治疗组B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肝肾功及外周细胞因子:IL-2、IL-12及IFN-a值的变化。  结果:  1.治疗组A总有效率94.73%,对照组A总有效率80.55%,两组进行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A的疗效优于对照组A。治疗组B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B总有效率86.84%,治疗后治疗组B和对照组B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B的疗效较对照组B好。  2.中医症候总积分的比较,对照组A与治疗组A治疗后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A积分值下降较对照组A明显,治疗组A的疗效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和治疗组B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积分值下降较对照组B明显,治疗组B的疗效优于对照组B。  3.组内比较,治疗组B在治疗后血常规(WBC、N%)数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B治疗前后血常规(WBC、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有效。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B较对照组B无显著性差异性(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相当。  4.治疗组A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12及IFN-a的值较治疗前升高(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B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12及IFN-a的值较治疗前升高(P<0.01),有显著性差异。  5.治疗组A和治疗组B治疗后肝肾功能(AST、ALT、SCR、BUN)的数值均正常,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玉林教授经验方“大清咽汤”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临床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有效安全的方剂。其作用机制考虑与调控外周血细胞因子,使IL-2、IL-12及IFN-a的数值升高而达到抗感染、调节免疫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