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膈神经在一定的冷冻温度下(-65℃)的变化及其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冷冻时间与神经损伤和修复的关系;(2)确定膈神经冷冻术的安全性。方法:冷冻治疗机温度设定为-65℃。实验动物为山羊,实验中取右侧8肋间切口入右胸,在下腔静脉外侧游离膈神经,用冷冻仪在30秒、60秒、90秒及120秒下分别行膈神经冷冻术,并做标记。于术后60天再次开右胸,再次在不同时间下分别行膈神经冷冻术,并取材,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冷冻当天取材镜下表现冷冻时间为90秒和120秒组出现明显神经变性和神经纤维断裂;30秒和60秒组表现为神经外膜,束膜及髓鞘的轻度水肿,术后60天标本肉眼观察与正常膈神经无明显区别,镜下所有神经基本恢复正常,但仍有增生性改变。结论:(1)膈神经在-65℃下,随冷冻时间延长,神经损伤逐渐加重。(2)冷冻90秒以上,神经损伤明显。(3)冷冻120秒仍可修复,证明膈神经冷冻术是安全的。目的:(1)探讨膈神经冷冻术的效果和对机体的影响;(2)研究在-65℃条件下,不同冷冻时间的治疗效果,确定最佳冷冻时间。方法:择期选择50例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平分为5组(1)对照组;(2)膈神经冷冻30秒组;(3)膈神经冷冻60秒组;(4)膈神经冷冻90秒组;(5)膈神经冷冻120秒组。术后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胸液引流量、拔管时间及进行肩胛区牵涉痛评分(VAS)。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常规行胸部正侧位片及胸部B超声检查,观察各组术后残腔情况,术后60天进行胸部透视,观察患侧膈肌运动情况。结果:各组术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无明显差异。术后胸腔引流量、肩胛区牵涉痛评分(VAS)及拔管时间90秒组和120秒纽明显小于对照组,而30秒组和60秒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90秒组和120秒组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及30秒组术后残腔相对较大,积液较多,对照组1例行穿刺抽取。60秒组残腔中等。90秒和120秒组术后残腔相对较小,无需处理。术后2月,各组膈肌运动情况良好,无反常运动。结论:(1)膈神经冷冻术能有效减少术后胸液量、减少术后残腔形成且拔管时间缩短。(2)肩胛区牵涉痛明显减轻。(3)最佳冷冻时间为90秒。(4)膈神经冷冻术对循环和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