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神经冷冻术用于肺叶切除患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riend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膈神经在一定的冷冻温度下(-65℃)的变化及其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冷冻时间与神经损伤和修复的关系;(2)确定膈神经冷冻术的安全性。方法:冷冻治疗机温度设定为-65℃。实验动物为山羊,实验中取右侧8肋间切口入右胸,在下腔静脉外侧游离膈神经,用冷冻仪在30秒、60秒、90秒及120秒下分别行膈神经冷冻术,并做标记。于术后60天再次开右胸,再次在不同时间下分别行膈神经冷冻术,并取材,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冷冻当天取材镜下表现冷冻时间为90秒和120秒组出现明显神经变性和神经纤维断裂;30秒和60秒组表现为神经外膜,束膜及髓鞘的轻度水肿,术后60天标本肉眼观察与正常膈神经无明显区别,镜下所有神经基本恢复正常,但仍有增生性改变。结论:(1)膈神经在-65℃下,随冷冻时间延长,神经损伤逐渐加重。(2)冷冻90秒以上,神经损伤明显。(3)冷冻120秒仍可修复,证明膈神经冷冻术是安全的。目的:(1)探讨膈神经冷冻术的效果和对机体的影响;(2)研究在-65℃条件下,不同冷冻时间的治疗效果,确定最佳冷冻时间。方法:择期选择50例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平分为5组(1)对照组;(2)膈神经冷冻30秒组;(3)膈神经冷冻60秒组;(4)膈神经冷冻90秒组;(5)膈神经冷冻120秒组。术后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胸液引流量、拔管时间及进行肩胛区牵涉痛评分(VAS)。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常规行胸部正侧位片及胸部B超声检查,观察各组术后残腔情况,术后60天进行胸部透视,观察患侧膈肌运动情况。结果:各组术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无明显差异。术后胸腔引流量、肩胛区牵涉痛评分(VAS)及拔管时间90秒组和120秒纽明显小于对照组,而30秒组和60秒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90秒组和120秒组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及30秒组术后残腔相对较大,积液较多,对照组1例行穿刺抽取。60秒组残腔中等。90秒和120秒组术后残腔相对较小,无需处理。术后2月,各组膈肌运动情况良好,无反常运动。结论:(1)膈神经冷冻术能有效减少术后胸液量、减少术后残腔形成且拔管时间缩短。(2)肩胛区牵涉痛明显减轻。(3)最佳冷冻时间为90秒。(4)膈神经冷冻术对循环和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和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了解缺血预处理可否通过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bag-1的表达从而减少因凋亡引起的肝内胆管的损伤。方法:健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引起少量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支气管扩张引起少量咯血的患者。所有患者胸主动脉CT成像均提示支气管动脉畸形,其中3
目的:定量分析Staple对侧凸脊柱椎体生长板生长率及其组织形态的影响,以及生长板改变程度同侧凸矫形的相关性,旨在探讨生长板在Staple矫正脊柱侧凸中的作用,为临床Staple技术
推广和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对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起源和在我国实施的现状,结合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行实施ISO
在教学中引进科研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不断提高师资学术水平和数学水平的必由之路;而实验室正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地,实验室应有条件地面向社会与生产相结合;
目的:分析脊柱融合术患者外周血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成熟肽基因片段的序列,探讨BMP-2基因突变存在的可能性,寻找影响植骨融合的遗传学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罪犯进行改造从野蛮、原始、古老的残酷肉刑到近代监禁刑,从监禁刑再到非监禁刑,世界的对罪犯改造方式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过程。特别
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实用的燃料电池常用做新型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的汽车动力和发电设备,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
目的:观察环形外固定装置在模拟肢体延长工况下,当加在克氏针上的予应力恒定时,外固定装置环的直径与克氏针的直径在不同匹配情况下,测量克氏针所承受的张应力,寻找骨延长中最适合
背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一种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人工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替代瓣膜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血栓的形成,材料的寿命短甚至需要再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