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 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 ) 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关于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几年来认为DN的发生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肾小球肥大、系膜增生及间质纤维化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认识到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水平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DN患者血清中IL-6、sIL-6R的表达水平、分布情况、及在病情发生发展中的关系。为此我们检测了各期DN患者血清IL-6、sIL-6R水平,同时检测血压(BP )、腰臀比(WHR )、体重指数(BMI )、空腹血糖(FBG )、餐后两小时血糖(PB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尿素氮(BuN )、血肌酐(Cr )等一系列指标。旨在探讨它们在DN中的作用以及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目的。方法:采用成组对照研究。符合入围标准条件的糖尿病患者(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 )68例均为住院病人,男,30例,女,38例,年龄49.8±11.6岁, 均无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糖尿病酮中毒、结缔<WP=4>组织病等。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三组:(1)正常白蛋白尿患者(UARE:<20μg/min )27例为A组,(2)微量白蛋白尿患者(UARE:20~200μg/min )24例为B组,(3)大量白蛋白尿患者(UARE>200μg/min )17例为C组。设健康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0.1±10.2岁,均无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无肾脏疾患、自身免疫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史。所有受检者均测FBG、PBG、HbA1c、BuN、Cr血脂、血压、BMI、W/S、UAER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sIL-6R水平。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学处理用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图表经Excel电子表格进行处理。结果:1. 血清中IL-6水平在对照组为1.63±0.36ug/L, 在A、B、C三组中分别为1.92±0.49 ug/L, 2.43±0.52 ug/L, 及3.25±0.29ug/L。A、B、C三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均P<0.01 );B组、C组与A组比较亦明显增高(均P<0.05 );且C组增高较B组更明显(P<0.01 );2. 血清中sIL-6R水平在对照组为22.70±3.25 ug/L,在A、B、C三组中分别为43.56±21.27ug/L,44.17±31.21ug/L, 及72.47±29.59ug/L。A、B、C三组患者血清中sIL-6R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 );C组较A、B两组增高均明显,但B组较A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3. DM并高血压患者血清中IL-6、sIL-6R水平均较<WP=5>DM无高血压患者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均P>0.05)。4. 在DM患者血清中IL-6、sIL-6R两者水平呈正相关(r=0.328,P< 0.01) ;血清IL-6水平与UAER升高呈正相关(r=0.691,P<0.05) ;血清sIL-6R水平与UAER升高亦呈正相关 (r=0.448,P<0.05)。5. 在DM患者中血清IL-6水平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443,P<0.05), 与病程、血脂、肾功、血压、BMI无相关性;血清sIL-6R水平与病程、血脂、肾功、血压、HbA1c、BMI均无相关性。小结:⒈血清中IL-6、sIL-6R水平在不同时期DN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血清的IL-6、sIL-6R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升高,提示IL-6、sIL-6R在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是检测DN的有效指标之一。⒉ 血清的IL-6与sIL-6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清IL-6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提示可能是长期高血糖的直接后果。⒊ 为临床针对IL-6及IL-6R方面研究拮抗IL-6的药物,可为早期诊断、治疗DN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