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物联网基于互联网、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通过对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的互连和整合,给人们提供智能服务。如何将互联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更高效快捷地互连,并如何在此基础上提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基于互联网、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通过对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的互连和整合,给人们提供智能服务。如何将互联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更高效快捷地互连,并如何在此基础上提高数据的通信效率,是目前物联网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然而,传统的无线传感网协议栈大多根据应用场景使用私有通信协议,通过节点号寻址、组网、传输,只能较好支持单独的局域传感网,难以与互联网互连互通。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是未来互联网架构中很有前景的一个分支,其命名内容、命名路由、网内缓存等概念也适合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应用。本文采用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架构思想,结合了命名数据网络(NDN)与无线传感网的数据传输特点,针对传感网的数据命名、路由策略、缓存策略进行了详细设计,进而提出了一套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连协议。本文还基于TinyOS嵌入式系统对协议进行了实现,并通过在Telosb传感器节点上部署,验证了协议的有效性,通过TOSSIM仿真比较了协议的通信性能。
其他文献
目前,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人们在海量网络数据中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然而用户查询大多是简单而模糊的,搜索引擎往往无法一步到位地理解用户真正的检索意图,因此,当不同用户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务处理和公文处理的自动化和流程化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目前,军队的通信业务处理还是手工方式,也希望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业务处理的
工作流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控制、协调复杂活动执行和信息集成的手段,是实现企业业务管理自动化的一项先进技术和有效途径。但是,当企业组织越是依赖工作流技术来管理日常工作
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使已有物流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
随着企业IT系统建设与发展,很多企业IT系统的建设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再到完善的过程。而随着众多业务系统的建设的完成与系统的规划,EAI系统的建设逐渐成为企业在IT建设中的
身份识别系统广泛的应用于安全性较高的场所,如机场,银行,机房等地。传统的识别技术有密码锁,IC卡等。目前逐渐兴起并发展的生物识别算法,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掌纹
工作流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行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工作流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工作流管理系统与传统信息系统的区别在于,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是面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通过远程移动终端对家庭设备进行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用户远程监控家庭设备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用户移动终端和家庭数字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本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