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算题,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紧密相连。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算题:口算题、珠算题、应用题、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等等。这些题目反映出不同的数学知识,也反映出对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就小学算题而言,亦是名目繁多,形式多样。那么,古代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算题是何种形式,何种内容呢?这即为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研究:第一,挖掘中国古代小学算题发展的历史线索。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大致可从起源、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来考察古代小学算题的历史进程。其中先秦时期为起源阶段,秦汉隋唐为发展阶段,宋元明清为繁荣阶段。第二,分析中国古代小学算题呈现的数学知识。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当时的算题涉及几何、算术和代数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其中,在几何知识中,以圆形、矩形、三角形和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为主,稍稍涉及较为简单的立体几何内容;在算术知识中以四则运算、单位转化为主;在代数知识中以方程和方程组为主。第三,从字面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国古代小学算题进行分析。通过对资料的解读,可以看到古代小学算题丰富的字面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经济活动中的买卖交易、生产活动中的城池搭建等等;有趣的形式:以“今有……,问……”形式展现的文言叙述式,包含五言诗、七言诗等形式的趣味诗词式,以幻方呈现的娱乐游戏式等等。第四,在对中国古代小学算题自身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古代小学数学教育的联系。从古代小学算题具有的诸如形象实用、操作简单、寓教于乐等特点,可以得知其反映出当时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亦反映出对数学教学过程实施的促进。在分析古代小学算题与古代小学数学教育联系的同时,将其与现当代社会的小学算题加以比较,又会发现古今之差异,各自之千秋。鉴于现实发展的需要,可以从古代小学算题中吸取值得我们学习之处,以为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