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叶风系广西瑶族民间常用药材,为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Ardisia crispa(Thunb.)A.DC.的干燥全株。民间应用其入药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目前《中国药典》和地方药材标准均未收载竹叶风药材,该药材处于无标准状态中,严重影响了该药材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对该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也尚未见报道,因此开展瑶药竹叶风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课题旨在通过收集12批广西不同产地的竹叶风药材作为样品,系统地对其基源、性状、鉴别(显微和薄层鉴别)、检查(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为竹叶风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确定竹叶风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Ardisia crispa(Thunb.)A. DC.的干燥全株。2、确定该药材性状鉴定方法:根皮部厚,易折断,断面木部与皮部易分离;根茎略膨大;茎红棕色或灰绿色,有细纵纹;叶缘背卷,具边缘腺点。3、建立了药材根、茎、叶组织及粉末的显微鉴别方法,其鉴别要点为:皮层占根横切面的大部分,茎皮层与髓部、叶中脉、粉末中均可见分泌腔,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2-4个。4、经测定,12竹叶风药材批样品水分为9.3-11.8%,平均为10.8%;总灰分为1.9~3.9%,平均为2.5%;酸不溶性灰分为0.1~1.5%,平均为0.6%;醇溶性浸出物为8.5-24.9%,平均为17.8%。5、建立了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用于鉴别竹叶风中的岩白菜素和百两金皂苷A,TLC体系是:(1)以岩白菜素作为对照,氯仿-乙酸丁酯-甲醇-甲酸(5:2:2:1)为展开系统,新鲜配制的1%铁氰化钾溶液-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1)混合液作为显色剂;(2)以百两金皂苷A和竹叶风对照药材作为对照,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系统,10%硫酸乙醇溶液作为显色剂。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易于识别。6、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SLD)含量测定方法,用于测定竹叶风中岩白菜素和百两金皂苷A的含量。HPLC-ESLD体系为:色谱柱为Kromasil C18100A(250mmx4.6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 ESLD参数为漂移管温度105℃,气体流量2.5L/min;进样量为对照品溶液5μL、20μL,供试品溶液5-20μL。供试液制备方法:药材破碎度为过4号筛的粉末,甲醇浓度为75%,超声时间为20min。方法学考察证明,岩白菜素进样量在0.1608~2.01μg范围时与峰面积的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百两金皂苷A进样量在0.5058~6.323μg范围时与峰面积的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岩白菜素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3.2%(RSD=1.7%);百两金皂苷A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8.0%(RSD=1.0%)。采用该方法测定,以药材干燥品计算,12批药材样品岩白菜素含量为0.04%-0.30%,平均为0.14%;百两金皂苷A含量为0.10%-0.48%,平均为0.28%。考虑药材来源差异情况,建议该药材含量限度拟订为岩白菜素不得少于0.030%,百两金皂苷A不得少于0.090%。